借勢破浪行
1989年2月,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在海外的第一家全資子公司———中遠英國公司在倫敦成立,投資20萬英鎊。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投資海外的企業之一。
14年風雨兼程,中遠英國公司今天已在老牌外貿運輸大國———英國的運輸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總資產達到1650萬英鎊,是當年投資的82倍,年營業額超過5000萬英鎊。公司除倫敦總部外,還在伯明翰、曼徹斯特、菲利斯托及格拉斯哥設有4個分支機構,并擁有8個下屬及合資公司。業務范圍從單純的船舶代理,擴展到集裝箱及雜貨班輪攬貨代理、租船、陸路運輸、航空貨運代理、集裝箱修理、航海科技開發和船舶經營管理等諸多領域。
早春時節,記者走進公司設在倫敦的總部,這已是一間完全本地化的公司,從接待處到各業務部門,見到的幾乎都是英國人。公司的副總經理蔡昀告訴記者,公司共有員工140名,除7名中方員工,其余都是本地英國人。利用本地資源實現良性發展,是公司的特點之一。公司的總經理王國欽和副總經理蔡昀分別接受了記者采訪。
依托國內優勢不斷擴大公司主業———船舶代理,是公司發展的基礎。雖然這項業務利潤有限,但公司的發展思路非常明確,離開這個基礎,就如無本之木。“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總經理王國欽是中遠英國公司的第四任老總,他說,中遠英國公司是隨著中遠集裝箱船舶運輸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公司成立之后,首先在鞏固市場地位、加強和客戶聯絡、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鞏固市場占有率等方面下功夫。在英國全境,包括愛爾蘭建立五大銷售區,雇傭當地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幫助客戶量體裁衣地制訂航運線路及物流途徑。其次,吸納當地船舶服務經驗,提高船舶服務質量。公司狠抓了船舶安全、維修,確保船舶保持最佳行駛狀態,保證船舶班期準確等工作。中遠在英國連續多年榮獲港口頒發的“準班獎”。第三,開發英國本國的貨源,開發英國至歐洲、北美的貨源,提高了船舶艙位利用率。
1992年,公司成立了下屬獨資的水晶物流公司,增加了集裝箱拖車運輸業務,將原有的海運業務由港口延伸到了陸路,并獨立承接第三方海空貨運代理、保險代理等綜合物流業務。這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次大的業務拓展。公司總經理由中方擔任,其余全部為當地英國雇員,充分利用當地人的優勢開展當地業務。1994年,公司即獲得英國國際化管理BSENISO9000質量認證。經過10年的經營,目前已能提供現代物流公司的全套服務:客戶服務、海關清關報關、倉儲、包裝、內陸鐵路公司運輸、配送、分銷以及全球物流、貨物跟蹤、電子商務等等,在英國當地形成了自己的網絡。分支機構也已擴展到菲利斯托、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以及希斯羅等地。據2001年的有關評審數據,水晶物流公司已在英國的1000家專業物流公司中排名第七十位。
積極開發航海科技產品,是近年來公司開拓性發展中的重要內容。2001年,公司成立了與英國合資的ENS公司,成功開發了全球航海智能系統,并不斷升級,保持了世界領先水平。同時,又研制出VDR(黑匣子)、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以及VIS船舶港口水域交通管理系統等系列產品。目前,航海智能系統已被北歐某國購買,并配備在海軍指揮中心和指揮艦上;VIS管理系統也已被用于歐洲海上引水和港口水域交通管理中。
在國際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業務開拓能否成功,還要取決于決策者的經營戰略是否正確。王國欽對此感觸很深。他說,在國際環境下,變化無常的政治經濟因素及不確定的競爭和客戶需求,都要求不斷組織變革。對復雜形勢的靈活應變和適應能力,是在全球航運競爭中生存的兩大關鍵能力。基于國際航運市場競爭需要,加強有效的現代化管理,一直是中遠集團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首先,公司建立了市場預警機制,完善市場預測程序和手段,加強市場溝通與分析,走訪有關商會、銀行,獲取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了解本地區經濟發展前景及航運市場走勢,是公司決策前的必做功課。
第二,建立科學合理的客戶管理體系。公司一方面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方面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目前一種新的全球航運信息系統IRIS—2已經在英國地區開始運營,實現了網上貨物跟蹤、電子訂艙、電子提單和網上詢價,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電腦化管理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負責財務的副總經理蔡昀說,與5年前相比,公司的業務量翻了一倍多,但人員只增加了10%。
第三,嚴格企業內部的員工管理。中遠英國公司實行的“三嚴一勤”管理制度,包括嚴密制度、嚴格管理和嚴肅態度以及勤于管理等內容。蔡昀告訴記者,公司以當地員工為主,員工隊伍的穩定和忠誠,直接關系著公司的成敗。正是這種嚴格、公平而有人情味的管理,使公司具有很強的內聚力。盡管中方人員定期輪換,但制度不變、骨干穩定,公司發展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延續性。公司的9個英方部門經理大部分已為公司服務10年以上。
《人民日報》 (2003年04月17日第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