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社區衛生機構“達標” 硬件水平和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青島日報訊 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經考核驗收,年初確定的市內四區6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現已完成,全部達到標準要求。我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硬件水平和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為完善我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功能,今年初,市政府提出以市內四區現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以國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標準為依據,以社區居民就醫便捷為目的,遴選6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標準化建設。同時,提出了考核內容、方式、標準和補助辦法。隨后,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四區衛生部門根據本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和配置情況,分別提出了建議名單。市衛生局經過審核后,確定了6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始從房屋面積、布局流程、設施設備、人員隊伍、健康檔案管理、各項制度建設和“六位一體”功能完善等諸多方面進行標準化建設。今年7月,相關部門對參加標準化建設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中期評估。
從11月初開始,市衛生局組織有關專家會同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組成兩個考核驗收組,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對6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情況進行逐一考核驗收。結果顯示,市內四區均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給予高度重視,在機構建設、功能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按照要求落實了各項標準,6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部達到了“合格”標準。
據悉,對于達標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我市將按照有關考核和補助辦法,市級財政對每個達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補助15萬元,每個達標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補助6萬元。同時,區級財政按照1:1的比例向達標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套發放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