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本報9月11日訊 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大會近日在廈門舉辦,會議期間發布《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百佳案例(2025)》。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的三項案例分別入選“綜合類”、“專題類—政務環境”、“專題類—國際投資貿易環境”優秀案例。
《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百佳案例(2025)》由中國開發區協會、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藍迪國際智庫聯合編制,共收錄100個優秀案例,涵蓋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等多種類型,涉及市場準入、政務服務、法治保障、融資支持、信用建設、人才引進等多個領域。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軟環境’增創發展‘新優勢’”入選“綜合類”優秀案例。該區通過建立實施“開發區吹哨+行政區部門報到”聯動機制、“管委會+屬地街道”協同發展機制、“管委會+平臺公司”融合發展機制,精準強化要素保障,有序推進產業集聚。
青島自貿片區“推動企業特色經營項目自主標識改革 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入選“專題類—政務環境”優秀案例。該改革創新打破了傳統經營范圍的固化框架,在2300余條國家標準化經營范圍目錄基礎上,全面開放二級目錄,將所有經營范圍條目下的“經營活動”變為可選擇、可公示項,企業可根據經營實際“自我畫像”,無需登記機關干預和重新換發營業執照。
上合示范區“全面建設上合組織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入選“專題類—國際投資貿易環境”優秀案例。基地深入開展上合組織國家技貿規則研究,截至2025年8月底,已翻譯整理法規標準289項,撰寫信息和研究報告34篇,提報技貿通報評議65項,推動7項評議意見被上合組織國家采納,為我國產業升級和外貿增長積極貢獻“上合”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