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本年度的勞動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取得階段性的成效,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1.?課堂滲透:將勞動教育融入語文、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教學,如在生物課中開展植物栽培實踐,在物理課中進行機械維修體驗,讓學生理解勞動背后的科學原理。利用校會和德育課堂,宣傳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開展校內值周、科技活動、家務勞動等多種方式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形成勞動光榮的勞動思想,培養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意識。
2.校內實踐:設立“勞動服務崗”,每周安排固定勞動時間,培養學生服務意識和責任擔當。通過校內值周、家務勞動等日常生活勞動,培養學生勞動習慣和家務生活技能。學校勞動特色之一就是設立了校內值周的勞動項目,學校堅持讓學生開展輪流值周,負責每個學校辦公處室的衛生工作和日常必備的用品服務工作,鍛煉學生的勞動習慣。家務勞動是學校利用節假日開設的常規勞動項目,學生在家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包括用品維護,衛生清掃、照顧老人、燒菜做飯等,培養學生家務生活技能。
3.?校外拓展:開展多樣化校外勞動實踐活動,包括社區志愿服務(如垃圾分類宣傳、老人幫扶)、企業研學(如走進工廠參觀生產流程)、農業實踐(如農作物種植與收獲)、公益勞動(如公園環境整治)等。通過社會實踐、臺燈、筆筒設計等生產性勞動,培養學生基本的生產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價值。勞動課程與技術學科融合,動手進行臺燈設計、筆筒制作等,對學生進行常用工具的培訓和應用,培養他們生產勞動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勞動興趣,激發勞動的創造能力。
4.?通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校內值周等服務性活動,培養勞動服務意識和勞動自主意識。青島一中積極利用家校合作與校際合作等多種社會資源,借助課外實踐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余積極參與社會勞動實踐。學校積極組織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學校志愿服務隊,節假日海邊環境服務隊等,很好的鍛煉了學生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意識和勞動情懷。
今后,青島一中將持續深化勞動教育改革,彌補不足、優化方法,切實發揮勞動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高中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