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2024-2025學年度
第二學期教務處工作計劃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務處將繼續圍繞2024-2025學年工作計劃,以“四教四課”改革為抓手,按照“構建高效人本課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核心,以教學工作會議提出“一個價值導向、兩大理論支撐、三項機制撬動、四項重點發力、五個抓手聚力”為教學工作指導,補充計劃要點如下:
一、 一個價值導向
以成就好老師為前提,以成就好學生為目的,以成就好學校為保障: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
二、兩大理論支撐
建構主義 多元智能:以兩大理論為支撐點,推進學校兩個教學重點工作實施①高效人本課堂建設②美潤浸潤
三、三項機制撬動
?1.科研先導:新學期,學校教學緊緊圍繞高效人本課堂和美育浸潤兩大主題開展各項教學科研工,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開展課題教學①堅持問題導向課題化思路,進一步完善校級課題和校級教改項目體系②以“微課題”“小教改”為策略,形成“組組有教改,人人有課題”局面。在學期末中,各教研室推薦一篇以論文形式的“微課題”“小教改”研究,并進行評選。
2.評價激勵:根據本學期教學評價和考試情況,新學期將持續推進夏考班和初中級部“教考分離”制度,進一步完善評價機制,①文化課除數學外與17中聯合考試,初中級部與李滄區初中同步考試。②做好綜合高中班級學生參加省級學業水平考試工作。③探索專業課考試評價機制,以專業課專業特點為依據,聘請大師、行業專家、企業導師、社區、家長,推進多元評價方式。④以音樂會、畫展、舞臺表演等形式形成專業期中考試(五月初),期末考試根據山東省藝術類專業統考模式進行組織,將考試標準和內容重新整合調整,進一步提升專業考試評價的有效性。⑤持續完善專業院系制和分專業的教學管理,進一步發揮專業院系自主管理制的作用。
3.數字賦能:結合國家教育部關于數字賦能相關通知要求①持續推進學校教學數字資源庫和精品課程建設,組織好各學科骨干教師完成教學資源的上傳。②新學期,協調總務處,完成AI教師的建設和改造。③利用數字賦能,進一步提升教學數字化管理。
四、四項重點發力
1.教師:①新教師“雙導師”制、青年教師“一二三五工程”。進一步對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首席教師、名師,分層定標,分類培養,完善制定科研型、教學型、比賽型相關教師培養實施方案,進行結構化的教師隊伍建設②打造高素質、創新型、結構化教師團隊以專業(學院)為單位,涵蓋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文專結合,打造教學創新團隊。③組建以學科帶頭人(各專業院長,教研室主任)為主要負責人的校級教學創新團隊,打造基于專業的文化課教學④持續推進藝校“大師季”品牌,形成大師引領局面,為學校教學提供有力保障。⑤深入完善“一二三四”專業素養提升活動。每人每學期一本書、兩堂課(常態課、展示課)、三篇文章(讀書札記、教學反思、精品教學案例)、四次研討(每月一次),制定好學期計劃,邀請專家進行講座,組織好教學研討,學期初進行教學反思評比。持續推進“書香校園”建設。⑥深入開展校內公開課、示范課教學展示活動。繼續進行全校范圍的“一師一優課”評比活動,分等級進行評比和獎勵。⑦借助學校“一師一優課”平臺,每學科推出一節精品課例⑧組織校級教學能手的教學展示,開展老教師示范課、新老教師同課異構,工作滿兩年、三年、五年的青年教師的教學展示等活動,推進課堂教學診斷和改進,營造教師間比、學、趕、幫、超的良好生態。⑨三月,組織學校青年教師進行技能比武,為參加全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中職委員會組織的專業技能比武活動選拔后備人才,進一步提升學校整體教學水平。
2.課程:①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加強課程思政在教學中的滲透。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教育為兩翼,創建專業課教學德育品牌。課程建設主抓手、課堂教學主渠道。各學科各專業全面落實課程思政,打造體現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的優秀教學案例。②做好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開設的連貫工作。③六年制中專初中、高中階段,夏考高中、職專、3+2大專分別建立不同的課程體系,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④大力加強有效課堂建設,加強對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習題課、理論課、技能課、實踐課等不同課型的研討,以追求有效、高效為目標,形成一定的課型范式。⑤針對本校學生特點,將國家課程校本化⑦基礎融合、必修分層(根據教學模型,分為達標課、必修課)⑧梳理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專業實踐課⑨將演出、實踐等納入專業實踐課和拓展課范疇。
3.教材:①根據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知識體系重構②文化課開展國家教材校本化,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根據藝考要求和學校專業實際,修訂各學科校本教材③建設校級精品課程。④持續推進優化小語種教學,關注目前學校日語、俄語開設教材課程進行跟蹤聽課評課。⑤開展學生生涯規劃課程探索(上學期未完成),學期中形成“生涯規劃”校本課程⑥以形象設計和音樂專業為突破口,開發活頁式教材和數字化教材。
4.教法:①文專協調、按需施教、因材施教;根據各專業和學科教學實際持續推進“72310”、分層次目標教學法、崗課賽正綜合育人、理實一體化教學法。②依據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分層次教學,文化課采用導學教案一體化,“集體備課、資源共享、課后反思”。③高一高二夏考班數學和英語學科繼續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做好兩個學科分層AB層次成績分析④高一年級、高二年級依據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再次進行分班。⑤按照學校參加藝術類高考五個層次(985、211、師范類、綜合類、藝術類)學校定位,完善學校教學模型。⑥認真研究國家關于高考改革方案,及時了解掌握高考新動向,明確2025年高考升學目標,做好2025年夏季高考學生文化課分層教學按照專業錄取分數和學生實際情況對各班密切監控,隨時調整。
五、五個抓手聚力
1.常規:①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規范制度建立和實施,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管理規范②制定完善青島藝術學校學生學習規范,聯合學生處、班主任將學習精神傳達到班級學生,嚴格教學、教風、學風管理。③著力把好備課、上課、作業、課后輔導、考試檢測,重點落實教師教案規范和集備、作業分層和反饋等教學常規要求。④進一步規范調整早自習、晚自習、周六、周日課后輔導自主學習的管理,提升學習質量。⑤建立高效人本課堂,強化課堂常規,重點抓好2分鐘鈴、上課睡覺等問題⑥規范各類型課堂的的上課環節:著重強調新授課按照 “三段四環節”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三段: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提升;四環節:預習反饋、精講點撥、效果呈現、總結延伸);復習課充分體現“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練為主”的原則,按照“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授課。
2.教研:①圍繞五課教研,開展學校集備教研活動,高一高二夏考班與17中的教研。②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5科,成立聯合教研管理群,每月一次“大集備”教研,每兩周一次教研室教研③文化課校務助理分年級負責與教研室主任共同確立聯合教研課程,安排聯合教研時間、主講教師、聯合教研內容與資源,形成聯合教研活動計劃和活動安排。 ④初中語數英三科建立本校教研室和63中教研組之間的聯系,定好教學進度。④考試后參與李滄區的成績分析,并進行本校成績分析。⑤充分發揮教研室集備組的力量,加強聽評課力度,提高課堂有效性。⑥把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深入挖掘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⑦組織課堂教學革命系列研討,深化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等三類基本課型的教學模式研究,開展優秀教學環節述評。
3.教案:①試行文化課采用教學案一體化,設定規范教學案模版,一課時一教學案,以集備為單位形成“集體備課、資源共享、課后反思”三環節,有效提升教學案質量。②專業課在統一教案模版的前提下,按照專業分類和課程特點進行教學案設計,以專業課程設置為集備,推進“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③以形象設計專業教學案和器樂表演專業回課記錄為基礎,推進開發活頁式教材。④規范教學案撰寫,學期期中進行優秀教學案展評,期末進行教學案評比。
4.作業:①根據教師任教班級學生學習情況,作業布置可分層,設置不同難度層次,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②作業布置分為基礎性作業、拓展性作業、書面作業、口頭作業、實踐作業、預習作業;③批改作業可采用面改面批、學生互批、全批全改等方式。④按照學科分類,每月進行一次作業展示。
5.關鍵少數:①教師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班級專業文化成績優秀的學生,強化優勢。②同時還需關注學習存在困難學生,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增強學生信心。③帶動促進中間段學生,為學生設定適當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潛能和動力④“抓兩頭、促中間”是目前我校最有效的教學策略,關注不同層次學生需求和發展,促進學生共同進步。⑤教師需因才施教、分層施教、平衡關注,定期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估。
六、其他
1.組織學校專業技能各項比賽活動。籌備“無限春光”綜合藝術教學成果展示會,充分落實《青島市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展示我校實施美育浸潤、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2.利用技能競賽資源,發揮技能競賽對專業教學的引領作用。按照教育部世界技能大賽時間安排,積極準備本年度參加賽項,完成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聲樂、器樂”賽項的集訓、比賽等工作,配備高水平有經驗的輔導教師,積極備戰,聘請專家指導,爭取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
3.參加青島市教育局學生藝術節上半年的各項比賽工作,原創舞蹈《奔流》、合唱團《撞歌》做好參加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的準備工作。
4.配合學校組織好上半年各項演出任務和排練工作,提升學校的社會知名度,持續推進相關專業“大師季”活動。組織排練中國藝術教育協會舞蹈專委會7月舉辦的“芳華杯”舞蹈展演板塊的展演排練工作。
5.引進傳統非遺文化進校園。做好學校陶藝、手工制作等展廳的布置工作;推進膠州秧歌教材的進一步完善和開發,并完成男班膠州秧歌教材的開發;進一步推進完善并實施馬頭琴、古琴等特色課程。
6.積極開展推廣普通話工作及豐富多樣的活動,推動校園語言文字工作的開展和書香校園建設。
7、有序推進開展藝術教育集團各項工作,按時完成藝術教育集團內各項排練輔導工作。
8、加強各專業教學,落實“兩臺共振”的教學理念,本學期按照教學進度開展各專業展示活動,以此促進專業教學發展。
9、做好2025屆舞蹈專業結業課匯報演出工作
?
?
?
附件: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
教務工作進度安排
一月
1.??? 完成課程調整(微調)
2.??? 梳理上學期教學工作,制定完成相關校級教學能力大賽、教師技能比武、精品課例、教案檢查評比等方案。
二月
1.優化完善教務處常規工作清單
2.做好開學前準備工作。(制定開學準備清單)
3.教師報到,組織期初教學工作會議;
4.完成期初視導相關材料的準備。
5.開展教學備課研討會,并布置本學期相關教學評比內容及時間安排。
三月
1.根據教學運行微調整課程安排及課表編排。
2.做好各年級學生入學核查工作。核實各班人數,做好統計,按照班級人數及課程開設發放教學用書及上報各項數據。
3.組織教研各教研室學習《青島藝術學校教學管理規范》
4.檢查各院系及教研組教學計劃落實情況。
5.開展“大集備”教研
6.進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及技能比武活動。
7.進行語文學科作業展評活動
四月
1.進行各學學學科作業展評活動
2.組織參加全國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展演,爭取取得優異成績。
3.各專業進入排練,籌備“無限春光”專業展示活動
五月
1.組織期中檢測工作。
2.開展周末家長大講堂(學業規劃、升學指導)
3.有序推進開展藝術教育集團各項工作,按時完成藝術教育集團內各項排練輔導工作,舉班青島藝術學校第十七屆“無限春光”藝術教育成果展示及教育集團年會。
4.開展“大集備”教研活動
5.進行教師教學案展評活動。
六月
1.組織學校專業技能大賽。
2.組織教學常規管理檢查評比。(作業布置、階段性總結、教案、教學常規檢查記錄、集備、教研、聽課等)
3.組織好2025年高考相關工作
七月
1.??? 組織學生參加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芳華杯”展演工作。
1.組織期末檢測工作。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