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島藝術學校2025年勞動教育總結
本學年,學校以“培養學生勞動精神、提升勞動技能、塑造勞動品格”為目標,圍繞“日常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領域,系統化開展勞動教育活動,現將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構建多元課程,夯實勞動教育基礎
1.融入學科教學。在語文、生物、美術等學科中挖掘勞動元素,如語文開展“勞動主題征文”,生物組織“校園種植觀察實驗”,美術指導“廢舊材料手工創作”,實現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
2.開設專題課程。每周設置1節勞動教育專題課,邀請校外農技人員、手工匠人等進校授課,內容涵蓋手工制作、廚藝基礎、園藝養護等。
3.編制勞動清單。結合學校特色與學生需求,編寫家庭勞動建議清單,明確不同年級勞動教育目標與實踐內容,為活動開展提供依據。
二、豐富實踐活動,強化勞動體驗
1.日常勞動常態化。推行“班級勞動值日崗”“校園責任區認領”制度,學生每日參與教室保潔、校園綠植養護、垃圾分類督導等勞動,培養責任意識;鼓勵學生完成“家庭勞動打卡”,每周記錄勞動時長與內容。
2.生產勞動特色化。利用校園“勞動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分年級開展季節性勞動,如春季播種蔬菜、秋季采摘果實、冬季腌制食品。
3.服務性勞動社會化。結合“學雷鋒月”“志愿服務節”等節點,組織學生走進社區、養老院開展服務,如清理社區衛生、照顧老人起居、為老人帶來文藝演出等,累計開展服務性勞動活動12次,參與學生800余人次。
三、完善保障機制,確保活動實效
1.評價與激勵跟進。建立“過程+成果”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通過綜合素養評價記錄學生參與情況,每月評選“勞動之星”并在宣傳欄上表彰,激發學生勞動積極性。
2.家校協同聯動。通過家長會、公眾號推送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勞動教育重要性,發布《家庭勞動建議清單》,引導家長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四、成果與反思
本學年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勞動技能,培養了“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誠實勞動”的品質。但仍存在部分活動形式較單一、個別學生勞動積極性不足等問題。下一學年,學校將進一步創新勞動教育形式,結合學生興趣設計更多特色活動,同時加強對薄弱學生的個性化引導,推動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