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市城市管理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開門辦城管”的工作理念,銳意進取、奮力攻堅,全心全意當好城市“大管家”和市民“服務員”,各項業務職能目標圓滿完成,實現了城市顏值更靚、運行更暢、群眾更幸福的目標。
一、整治亂象、創造美好,城市顏值煥發“新風采”
一年來,我們堅持整治亂的問題和做好美的文章“兩個拳頭”發力,著力提升城市顏值,為市民游客守護城市秩序。
(一)大刀闊斧攻堅違法建設。在多年持續治理的基礎上,以“清零決心”向違法建設發起攻堅。全年累計拆除各類違建524萬平方米,完成年初目標的2.5倍。浙江路6號、永吉路“三層小樓”等一大批群眾長期反映、影響項目落地的重難點問題有效解決,浮山、太平山等60個山頭公園違法建設、占綠毀綠全面治理,二輕新村等202個樓院環境面貌整體提升。通過拆違,騰出建設用地102萬平方米,助力項目落地78個,城市空間有了更多可能性、市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二)久久為功治理市容亂象。面對每天都是從零開始的市容秩序,抱定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韌勁。以史上最嚴舉措治理“小廣告”,全市清理9萬多個樓道單元,粉刷454萬平方米,暫停使用通信號碼5303個,實現主次干道、居民樓院公共區域“小廣告”動態清零。堅持露頭就打、越界就清、擾民就治,占路經營、露天燒烤、不文明養犬等問題明顯減少。實施民生攻堅,清理地樁地鎖1.3萬件,“僵尸車”1131輛。全系統執法辦案1.37萬件,處罰3081萬元,全面彰顯法律權威。
(三)精益求精提升保潔水平。干干凈凈是城市的最美底色。我們堅守“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行業精神,對2600條道路和6000個樓院進行全覆蓋精細保潔。下大力氣創建深度保潔道路366條,匠心打造工匠級保潔示范區域23個,機械化保潔率從70%提高到了89%,盡享秋日美好的“落葉緩掃”道路從36條擴展到了70條。婁山河等63處非正規垃圾堆體治理完成,昔日蚊蠅遍地的小澗西填埋一期變身綠地公園。面對突如其來的溢油事故和歷史罕見的滸苔大潮,全市城管人不分晝夜、連續作戰,清理油污2558噸,無害化處置滸苔71萬噸,以堅強勇毅的行業擔當守護干凈美麗的黃金海岸。
(四)增品提質打造景觀亮點。美麗城市需要美學思維。將市容景觀作為點亮城市的重要領域,整治提升中杰特色街等7條夜環境示范街區,亮化布局上合示范區等10處城市重要節點,浮山灣燈光秀熱度不減,石老人浴場互動投影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共同打造城市光影之美。深入背街小巷整治違規招牌2.9萬處、11.8萬平方米,打造星光里等9處招牌特色街區,評選百佳店招引領了美美與共的城管美學。
二、保障安全、一網統管,城市運行增添“新成色”
一年來,我們牢記職責使命,將城市安全、高效運行作為首要任務,甘做城市煙火溫暖背后的守夜人。
(一)“最長采暖季”給市民更溫暖守護。讓全市人民住上“暖屋子”是我們的行業堅守。年初,面對60年不遇的極寒天氣,我們精準調度、不惜物力,確保溫度達標。首次提前一周、延長一周低溫運行,以“最長供熱季”陪伴市民平穩度過“倒春寒”,投訴同比減少16.9%。非采暖季停暖不停工,上門整改供熱不達標用戶1545戶,改造老舊管網40公里,完成維修養護工作4.4萬項,確保供熱質量再提升。目前,燃煤儲備充足,88支供熱應急隊伍、267條供熱服務熱線、1200余名應急搶修人員嚴陣以待,全力以赴保障全市人民在這個冬季暖意融融。
(二)“安檢全覆蓋”給市民更安全保障。燃氣安全是全行業的頭等大事。我們常態化采用聘請專家、交叉互查等方式加強企業監管,細之又細做好設施隱患排查整改,把入戶安檢全覆蓋作為硬要求,全力保障經營安全、用氣安全。今年,按照能裝盡裝的原則,為1406戶老舊住宅裝上了天然氣;按照能改則改的要求,動員1202戶液化氣工商用戶改裝了天然氣,用戶端安全得到更多保障。
(三)“垃圾四分類”給城市更綠色環境。作為全國46個試點城市之一,持之以恒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環節新增密閉分類投放點428處,撤并點位4500余處,273個小區實現定時定點投放。中端收運環節新增分類收運車輛181輛,分類線路進一步優化,收運能力大幅提升。末端處置環節新增有害垃圾處置能力260噸/日、廚余和餐廚垃圾處置能力676噸/日,實現全鏈條閉環。全市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400萬噸,在全省率先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回收利用率達到37%。不負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期待,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歷史性進入“全國前十”,“新時尚”在島城蔚然成風。
(四)“城管一張網”給運行更智慧方案。科技賦能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必由之路。我們高標準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全市190余萬個城市管理部件有了“數字身份證”;28個市直部門及區市數據實現互聯互通;3.8萬路智能視頻抓拍系統、無人機、車載視頻等智能手段應用到工作實踐,推動非現場執法試點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燃氣、建筑垃圾、環境衛生、戶外廣告等24個特色場景應用,助力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平臺日均流轉處置城市管理類問題1.4萬余件,處置率保持在99%以上,“城市管理一張網”邁上新的臺階。
三、多辦實事、力解難題,溫馨服務成為“新常態”
一年來,我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真抓實干的勁頭、實實在在的服務,努力讓群眾心氣兒更高、更順。
(一)抓住“事要解決”的關鍵沖鋒陷陣。全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受理問題281萬件,全年辦理市民訴求9.8萬件,市民身邊的小事得到及時解決。連續兩年開展“星期三問城管”活動,辦結問題1700件,辦結率95%,群眾訴求得到滿意答復。健全學法用法制度,局黨組帶頭集中學法,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培訓班,參訓人員近500人次。實行“局長包區包案”,287個硬茬問題有效化解,全力滿足群眾期待。“問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是關鍵”成為我們對市民的莊重承諾。
(二)拿出“主動上門”的真誠化解民憂。“城管服務進社區”活動也已堅持兩年,每月環衛、執法、燃氣、供熱行業工作人員“四進”社區,清理衛生死角、開展入戶檢修、開展法規宣傳、傾聽群眾意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全年8萬人次深入1497個社區,開展入戶檢修5700多戶,解決各類問題2.4萬件。在所有的物業管理小區建設城管執法工作站,每站配置2名執法人員,及時解決群眾訴求;通過“三長一站”工作機制,讓市民群眾與責任人員無縫對接,力求“小事不過天、大事不過周”,形成“青島城管,在您身邊”的社會共識。
(三)通過“細致微小”的改善成就幸福。牢固樹立服務為先理念,18項便民服務舉措相繼推出。推動427個社會單位廁所免費開放,405座公廁24小時開放,496座公廁設置“第三衛生間”,努力讓群眾如廁更方便;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事項由11項增加至36項,努力讓市場主體更活躍;“門頭牌匾前置服務”小程序為2330家商戶提供便捷服務,“用氣報裝”總體費用降低50%以上,1.7萬余項氣熱收費與二手房登記協同過戶,努力讓市民辦事更便利。對設置不合理的盲道進行重新鋪設、對影響通行的擋車柱進行拆除、在居民小區設置涼亭等小微景觀,全年實施這樣的“微治理”4700余處,努力讓群眾生活更溫馨。
2020年“三民評議”活動,我局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61條,集中在垃圾分類、城管執法、城市供熱、燃氣安全等方面,全部按程序辦結,并列入今年重點工作安排。2021年市級主流媒體輿論監督事項涉及我局共54件,全部落實整改。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市民群眾的期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還不高,違法建設、占路經營、亂貼亂畫等難點問題仍然沒有徹底解決,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仍需加強等等,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精準發力、靶向攻堅,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為人民管理好城市。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