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市民朋友:
2022年,市海洋發展局錨定“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目標愿景,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格局謀劃推動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全市海洋發展工作再創佳績。
一、順民意,匯民智,城市海洋特色更加鮮明
一年來,我們扛牢使命責任,銳意創新,事爭一流,全市海洋經濟實現新突破。前三季度,全市海洋生產總值達3450億元,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同比增長10.2%,占GDP比重超過30%。
勇當龍頭,突破性海洋發展典型落地落實。制定出臺《青島市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五年規劃》和《青島市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海洋科技、產業、金融、生態、國際事務交流“五大中心”建設思路舉措。在全國率先出臺精準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政策“海洋15條”和首個激勵海洋人才創新創業的人才政策《青島市現代海洋英才激勵辦法》,鼓勵海洋企業做大規模,讓海洋人才近者悅遠者來。成功舉辦2022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系列活動,全國首個聯合國“海洋十年”合作中心加快推進,發布全國首個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智慧管理平臺,“藍色自貿”、海洋產業標準“一本通”等先進經驗在全國推廣,與太平洋島國漁業合作持續深化。
聚力攻堅,高能級海洋創新平臺加快建設。“三大深海平臺”建設作為國家“蛟龍探海二期”內容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清單。印發實施《關于支持建設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發展的意見》,水下定位導航、水下能源動力等項目加快進入產業化階段。積極籌建自然碳匯交易中心(山東),主體公司“自然碳匯研究院(青島)有限公司”完成注冊設立。探索組建中國藍色種業研究院(青島),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藍色種業中心。2022年度山東省海洋科技創新獎評選中,我市獎項占比達60%。
放大優勢,集群式海洋產業實力持續增強。總投資2000億元的88個涉海重點項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新簽約涉海項目121個,總投資過1000億元。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交付運營,獲全國首個養殖工船運營管理試點,首批大黃魚已經起捕上市。全國唯一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創新發展,完成全球首次低緯度養殖大西洋鮭規模化收魚。我國自主設計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完工交付。抗腫瘤藥物BG136已完成系統臨床前研究,抗乙肝病毒藥物MBW1905正開展臨床前研究。全國首家海水淡化產業設計研究院掛牌成立,成功發行國內首單藍色債券,全市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每日34.1萬立方米,居全國前列。超前布局推動郵輪港區啟動區、金能沐官島、中電建海上光伏發電等一批新興海洋產業項目。
二、察民情,解民憂,惠企利民舉措更有溫度
一年來,我們牢記初心使命,厚植為民情懷,落實“作風能力提升年”部署,踏踏實實辦實事,解難題,求實效,惠民生。
用心保障民生。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筑牢法治意識提升法治素養,聚焦海洋漁業、海域使用等領域,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2021年“三民”活動市民意見建議辦結率達到100%,年內辦結“三我”活動、政務熱線等市民訴求和問題709件。精心組織品牌推廣活動,實施漁業科技入戶,開展水產良種良法示范推廣。推進漁船“插卡式AIS”設備、北斗3代終端更新配備,提升漁船本質安全,守護漁民出海安全。加強水產品質量監管,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綜合合格率達到100%。
精心服務企業。堅決落實“兩穩一保”部署,成立穩定海洋經濟運行工作專班,統籌抓好涉海企業服務和惠企政策落實。深入280余家企業開展調研,形成“事要解決”實事項目15個,為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陸基產業園、中國北方(青島)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涉海項目建設協調解決用地、用海問題。組建全國首個藍色金融發展聯盟,為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大金融服務海洋發展力度。
盡心聯系基層。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先后三輪抽調半數以上機關干部組成志愿服務隊,赴6個基層社區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聽民聲,舒民心,海洋管理保障更加精細
一年來,我們聚焦群眾關注的涉海問題,更加注重綜合治理和長效機制建設,著力打造“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美麗海洋。
海洋執法管理規范化。完成國家海域使用金非稅劃轉試點任務。制定《關于進一步推進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工作的意見》,構建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新模式。探索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提高海域資源利用效率。建設青島市智慧海洋綜合管理平臺,推進海洋綜合管理智慧化轉型。會同8部門出臺“三無”船舶整治方案,形成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結合伏季休漁開展聯合執法158次,查獲涉漁“三無”船舶及其他違規作業船舶725艘,收繳違規網具3萬余套,辦理行刑銜接移交案件4起。
海洋災害治理科學化。完善海域動態視頻監控系統,進一步夯實海洋防災減災基礎,密切關注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及時做好監測預警報和應急處置工作。堅決打好滸苔處置“主動仗”,構筑前置打撈防線,實施標準化外海投放,布設滸苔攔截網70.7公里,累計出動船只1.34萬艘次,打撈滸苔30.58萬噸,處置效果為歷年最好。
海洋生態保護系統化。爭取中央資金10億元,推動靈山島、小島灣等“藍灣整治”生態修復項目加快實施,美麗海灣建設再提速。組織開展“凈灣行動”,捕撈“白泥螞”、海星32.6萬斤,進一步保障膠州灣貝類養殖安全。落實中央環保督察要求,投入資金10億元清理整治禁養區2264公頃,組織完成膠州灣灘涂環境整治可行性研究。持續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投入資金1097萬元,完成放流苗種6.7億單位,有效養護海洋漁業資源,保護水域生態環境。
一年來,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對標國家、省賦予青島海洋發展的新定位、新使命,對標市委“當龍頭、作表率、開新局”的要求,對標群眾期盼,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海洋新興產業占比不高、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陸海統籌發展水平不高、作為中亞國家和黃河流域經濟出海口作用發揮不夠等,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新的一年,市海洋發展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按照“事爭一流、唯旗是奪,勇當龍頭、爭先進位”要求,積極服務海洋強國、海洋強省戰略,以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為抓手,推動海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深化海洋領域國際交流合作,規范海域使用管理,提升海洋災害防治和資源保護能力,嚴格海洋執法監管,強化漁業安全監管,不斷推動全市海洋發展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