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業態經濟的蓬勃發展,外賣騎手、快遞員、直播電商等新就業群體已成為城市運行和市民生活的重要力量。切實保障其合法權益,提升法治獲得感、職業安全感和城市歸屬感,是踐行“法治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在市南區司法局的全面引領和精心指導下,珠海路街道系統構建了“陣地支撐、精準普法、多元解紛、綜合服務、治理賦能”五位一體的法治護航體系,用心用情用力書寫法治為民的生動篇章。
建強法治服務前沿陣地??夯實“暖新”為民根基
提供便捷、溫馨、實用的服務場所是傳遞法治溫度的第一步。在市南區司法局的支持下,珠海路街道依托慈善基金,在漳州二路商業區打造2處暖新驛站,完善功能布局和服務設施。除了配備微波爐、飲水機等便民設施,還設置法治圖書角、人民調解角,擺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保護手冊》等實用法律讀物,方便新就業群體在享受服務的同時學習法律知識。暖新驛站建成以來,已服務周邊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人、網約車司機等500余人。
開展精準靶向普法宣傳??播撒“潤新”法治陽光
市南區司法局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匯聚青島市公安金盾志愿者、青島地鐵志愿服務協會、青島暖心社保志愿服務隊及“法律明白人”等力量,組建義務普法宣傳隊伍,常態化開展交通安全、電信反詐、勞動者權益保障等多主題宣講,全方位護航新業態健康發展。在一次“文明交通·安全配送”講座中,外賣騎手小張表示:“交警用真實事故視頻講解騎手違規行為的后果和法律責任,讓我意識到遵守交規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這類法治宣講顯著提升了騎手的安全意識。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普法活動12場,覆蓋群體1000余人次,有效增強了新就業群體的法律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
打造多元高效解紛機制??暢通“護新”維權通道
為切實保障新就業群體合法權益,市南區司法局聯合珠海路街道在驛站創新設立“暖新調解角”,整合司法、人社、工會等多方力量,配備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和網格員,深入推進“雙員”融合模式,聚焦用工合同、交通事故等高發法律問題,提供“一站式”糾紛調解、法律咨詢及普法服務。市南區司法局創新推出“5分鐘響應受理+多部門聯動速處”機制,確保糾紛5分鐘內響應登記,簡單糾紛1小時內初步調解,復雜糾紛24小時內出具解決方案,實現“快響應、速聯動、短周期”的閉環處置。例如,外賣騎手小李因商家出餐超時面臨平臺罰款,調解員迅速介入,依據平臺規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厘清責任邊界,最終商家同意協助小李申訴罰款,雙方達成和解,僅用兩小時便化解矛盾,避免沖突升級。自運行以來,“暖新調解角”成功調處糾紛6起,調解成功率達100%,成為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區域商業生態和諧的“穩定器”。
集成暖心便捷綜合服務??傳遞“親新”關懷溫度
為著力打造集成式暖心便捷綜合服務體系,全方位回應新就業群體多元化、深層次的現實需求,將法治為民的關懷真切融入其工作生活的細微之處,市南區司法局探索暖心幫扶機制,推動社區法律顧問、網格員與年輕黨員與騎手結對,以“權益保護”精準普法、“法治宣講”答疑解惑、“調解服務網”化解矛盾、“強化法律服務隊伍”專業支撐、“結對共建”凝聚合力、“貼心慰問”傳遞溫暖六大暖“新”舉措為抓手,深化精準法律服務。同時,積極延伸服務觸角,在驛站開展“人大代表進驛站”傾聽心聲、“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季節關懷及凝“新”聚力·暖心“驛”家等35場主題活動,提供眼科義診、法律咨詢、公積金政策解讀等10余項實用服務。共建力量捐贈300余份“暖新禮包”、價值7萬余元的物資,并實現51個“微心愿”,從便攜充電寶到“回家車票”,細致入微地傳遞人文溫度。這套集法治保障、生活關懷、心愿實現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讓新就業群體真切感受到關懷。
激發協同參與治理動能??匯集“聚新”共治活力
市南區司法局著力激發新就業群體參與治理的內生動力,深化拓展“法治為民”內涵,推動其從法治“受益者”向基層治理“參與者”轉變,賦能新就業群體成為“流動的法治宣傳員”和“基層治理生力軍”。騎手張師傅被選拔為“普法輕騎兵”后,主動在配送箱張貼醒目的反詐宣傳貼紙,并在商家取餐、驛站休憩時,利用碎片化時間向商家和顧客講解常見詐騙手法,成為移動的普法窗口。同時,珠海路街道充分發揮騎手走街串巷、熟悉社情的職業優勢,引導其擔任“社情民意信息員”“安全隱患排查員”“文明創建勸導員”,積極參與治安聯防、隱患排查、秩序維護和文明勸導等基層治理活動。依托便捷的信息上報平臺、高效處置反饋機制及積分激勵等正向措施,這支隊伍有效延伸了基層治理觸角,提升了治理效能。這種深度參與,生動展現了新就業群體在基層治理中的生動實踐,實現了法治為民從“保障權益”向“賦能參與”的深化拓展。
法治為民,初心如磐;護航新業,使命在肩。市南區司法局將持續強化對基層法治建設的指導與支持,深化黨建引領多部門協同,高標準擦亮“法治護航新業態”品牌,營造全社會尊重、關愛、支持新業態的濃厚氛圍,為新業態健康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撰稿/校對:奚熹
編輯:李淑
責任編輯:李昊
審核:辛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