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 索引號: | 256122235464769616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組配分類: | 省政協提案 | |
| 文件編號: | 發文日期: | 2025-09-22 |
青島市人民政府對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13030348號提案的答復意見
?
曲濤委員:
? ? ? 您提出的“關于發揮主流媒體作用緩解教育焦慮的建議”收悉。我市高度重視,經相關部門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已開展的工作
? ? ? (一)家校溝通工作
? ? ??一是開發本地家庭教育課程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愛潤成長”APP。該平臺涵蓋3000余節精心打造的視頻課程,內容廣泛涉及家庭教育的多個領域,為幼兒園、中小學多個階段的家長提供幼兒啟蒙教育、青少年心理引導、品德行為培養等線上課程內容,全方位滿足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教育需求。課程資源分為教學導課、教育微課、系列課程三大類,通過音頻、視頻形式分模塊展示,便于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快速找到合適的課程。為廣大家長提供一個集家庭教育課程學習、問題咨詢、經驗交流以及家校溝通等功能于一體的移動平臺。
? ? ? ? 二是開設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號專欄。在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定期更新“語你‘青’心”家庭教育“微課堂”專欄,主要由經驗豐富的一線家庭教育教師撰稿,通過短視頻和音頻的形式,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時間管理、興趣培養、情緒疏導、安全感建立、多孩家庭養育、學習內驅力激發、親子陪伴、青春期心理、溝通技巧等熱點難點問題,分享家庭教育小知識、小方法、小技巧,正日益成為島城家長喜歡的“家長微課堂”。
三是積極開展高考志愿填報和學段銜接“四進一見”活動。“四進一見”指的是“進家庭、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事業單位、見高校,與名師面對面”公益活動,通過組織志愿填報專家和名師名校長,在全市范圍內提供權威、專業、及時、免費的指導服務,解答家長和學生在學段銜接和高考志愿填報方面的困惑,已連續開展2年,成為青島教育領域的一項公益服務品牌,在緩解家長和學生的升學、考試焦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 ? (二)媒體合作方面
? ? ? 一是加強與中央和省級官方媒體的交流溝通。積極向教育部、省教育廳官方媒體平臺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等省級以上官方主流媒體,提供青島教育改革發展亮點工作和特色做法。三年來,18家中央媒體、中國教育報和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聯播》共深度報道青島教育亮點工作近40篇。同時,在重大活動中,積極邀請省級以上媒體記者來青觀摩,切實體驗青島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和積極變化。
? ? ? 二是積極服務在青主流媒體宣傳。建立重點工作信息媒體通報制度并定期組織開展媒體校園行活動,年均組織500余人次的媒體記者參加教育重點活動。與大眾日報、青島日報社、青島市廣播電視臺、半島都市報等在青主流官方媒體均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例如,通過大眾日報和大眾日報客戶端,對青島教育工作的創新性經驗做法和成績進行宣傳推廣;通過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半島教育直通車等渠道,以文字和短視頻等方式,發布教育政策、開展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通過青島市廣播電視臺合作,開設《教子有方》《家長開學第一課》《青島教育新聞》《教育新觀察》等音視頻節目,解決家庭教育資源獲取渠道不暢通的問題,為家長育兒提供了精準化的指導服務。其中,2024年春、秋季開學“家長開學第一課”的惠及人數達180萬人。
? ? ? 三是積極做好黨報黨刊訂閱工作。《大眾日報》等黨報黨刊是重要思想輿論陣地。市教育局每年均根據上級要求,積極組織教育系統內各級黨組織做好黨報黨刊的訂閱工作,完成訂閱任務,讓黨的先進理論走進校園,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走進學生和家長心中。
? ? ? 二、下一步工作
? ? ? (一)繼續擴增優質教育資源并加強宣傳報道。印發教育強市建設規劃綱要,研究制訂新一輪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領域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做好配套宣傳,積極報道市委市政府在促進教育資源均衡、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強公眾信心、緩解社會焦慮。
? ? ? (二)加強輿論引導,避免制造教育焦慮。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根據上級“十不得一嚴禁”要求,鼓勵各媒體堅持真實、客觀、公正的教育信息報道原則,杜絕炒作升學率、錄取率、“狀元”和考試成績等話題,避免相關利益方制造恐慌和焦慮情緒;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媒體報道內容的監測機制,對制造教育焦慮、傳播錯誤信息的部分媒體單位和自媒體大v,協同市委宣傳部進行約談和糾正。
? ? ? (三)做好家校溝通,提升家長教育能力。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關注學生成長;持續推廣家庭教育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愛潤成長”App,策劃好《家長開學第一課》,錄制《教子有方》《家庭教育之聲》和“語你‘青’心”等家庭教育課程資源,讓優質家庭教育資源為更多家長所知曉、運用,不斷提升家校合作能力。引導家長理性使用媒體,獲取科學教育信息,避免被不良信息誤導。
? ? ? (四)以回應學生家長關切為著力點,提升教育服務品質。通過整合服務項目的方式,不斷改進提升“四進一見”活動品牌,繼續組織名師志愿者走進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高考志愿填報和學段銜接公益輔導活動,讓群眾在實實在在的收獲中感受教育溫度。
? ? ? (五)深化與主流媒體的合作交流。繼續維護好與主流媒體單位的長期合作關系,積極提供新聞線索、定期發布教育信息;繼續開展好“媒體進校園”活動,主動邀請各級各類媒體記者前往報道學校真實教育場景。圍繞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策劃系列專題報道,深入解讀教育政策,回應社會關切,組織好教育專家、學者、一線教師等,利用各媒體平臺開展訪談、解讀、對話,發布權威信息、普及教育政策、傳播科學教育理念;特別是針對招生入學政策、考試錄取安排等權威信息,增加曝光頻率,避免家長因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焦慮。同時,鼓勵媒體深入挖掘報道多元成才案例,推廣不同領域、不同路徑的學子成長、成才事跡,打破“唯分數論”“唯考試論”的單一評價標準,讓廣大家長和學生看到多元成才的可能性,緩解焦慮情緒。
? ? ? 傳播科學教育理念、營造良好教育生態,離不開主流媒體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一步,我們將秉持“統籌資源、團結力量、激發活力”的理念,主動開展宣傳策劃、服務好各級各類媒體,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傳播新聲、鼓舞士氣、凝聚力量。再一次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