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化落實市委市政府“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切實提升重點項目要素支撐和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全市上下形成“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7月22—24日,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聯合舉辦了“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優勢產業優化升級”專題培訓班。
培訓班邀請了市商務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統計局等相關部門業務骨干,重點圍繞項目招引、土地規劃手續辦理、環評審批、節能評價和能源支撐保障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等項目領域核心內容進行了集中授課,并組織學員赴市北、李滄、嶗山、城陽4個區市的9個重點項目進行了現場學習觀摩。
其間,組織市發展改革委全體青年干部與培訓班學員一起,開展“菁英暢談會”交流分享活動,以項目建設為主題,邀請青島市工程咨詢院(青島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首席代表和委機關青年干部代表一起,結合工作感悟,分別從REITs賦能基礎設置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小微企業融資協調、項目審核與謀劃等方向,脫稿述講交流,闡述政策知識,分析難點堵點,提出對策建議,現場氣氛熱烈、交流深入。
三天的集中培訓,學員們展現出了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良好作風。課堂上,專注聆聽、積極提問;觀摩中,學習借鑒、共同提升;研討時,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通過學習,大家不僅系統掌握了項目工作的政策方法,更深入探討了產業升級的路徑策略。
大家紛紛表示,當前,正處于項目建設的攻堅期、產業轉型的關鍵期,將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將培訓的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項目早開快建、提質增效的具體成效。一是在項目謀劃上,深入研究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結合本地產業基礎,謀劃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優質項目,為優勢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二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強化工作協同和責任擔當,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積極協調解決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三是用好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定期梳理分析項目建設進度、質量和投入產出效益,及時總結經驗、查擺不足,以重點項目的“加速度”推動優勢產業“大躍升”,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
為便于互相學習、共同提升,現摘錄部分學員代表培訓感悟,供交流借鑒。
市發展改革委 徐洪驍:在這短短3天的培訓中,緊湊且實用的課程安排,讓我對項目投資工作有了更為系統、更為深刻的認知,每一個知識點都如同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逐漸勾勒出清晰的工作路徑?;氐焦ぷ鲘徫缓?,我將把所學知識全方位運用到項目謀劃、資金對接和過程管理中。在項目謀劃階段,依據政策導向和區域優勢,挖掘更具潛力的項目;資金對接時,精準匹配項目需求與合適的融資渠道;過程管理中,嚴格把控項目進度、質量與風險。我將以此次培訓為新的起點,以更專業的素養推動項目落地見效,真正將培訓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實績,為青島市項目投資工作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市發展改革委 韓宇召: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發展就是謀未來。本次課程,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分別就招商引資、土地要素保障、環評審批、項目節能評價、固投統計方法進行了“政策+案例”的立體講解,內容充實、指導性強,為我們對重點項目建設從政策認知到實務能力的雙重提升明確了方向,注入了動能。此外還安排了現場教學環節,真切感受到項目發展的熱力澎湃。下一步,我將把培訓成果切實轉化為實際行動,按照委黨組“敢擔當、提能力、強作風”的要求,抓產業研究、抓業務提升、抓工作落實,努力做財金信用工作的政策專家、業務骨干、崗位能手。
市發展改革委 李潤堯:此次專題培訓如一場及時雨,讓我對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升級有了更鮮活的認知。課堂上,招商引資、規劃土地等政策解讀搭建起理論框架,而現場教學的所見所聞則讓抽象理論落地生根。特來電總部基地的“光伏+儲能+智慧泊車”模式令人震撼,116米的智能樓宇實現超階零碳,用技術創新詮釋了綠色發展的真諦;歌爾全球研發總部匯聚萬余名高端人才,在虛擬現實等領域筑夢前行,展現了創新驅動的澎湃動能;阿斯利康7.5億美元基地落地青島,從跨國藥企“零的突破”到年產值42億元的預期,彰顯了重點項目對產業鏈的強鏈效應。小組討論中,項目推進的難點堵點碰撞出解決方案,讓我深刻體會到:產業升級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個個項目從圖紙到落地的蛻變。未來工作中,我將帶著這份“項目思維”,把所學轉化為破解難題的實招,為優勢產業升級注入動能。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劉金輝:本次培訓班涉及項目招引、環評、規劃、土地、能評等各環節,使我對項目從招引到落地開工全流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市商務局許處長憑借其多年深耕招商引資工作的經驗,從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邏輯開始講起,為我們從宏觀角度介紹了如何進行高質量的招商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孫主任介紹了環評審批過程,并列舉了部分不重視環境影響評估甚至違規操作的案例。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侯主任介紹了青島城市規劃的演變歷程、我國當前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及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土地農轉用、耕地占補平衡等政策。市發改委段處長為我們講解了節能評價及青島市能源支撐保障體系,舉重若輕,娓娓道來。發改部門的各位同事在RIETs、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小微企業融資、專項債政策等方面做了分享,受益匪淺。此外,培訓班還安排了兩個半天的項目實地考察環節,通過在項目現場的觀摩學習,身臨其境體會了各類企業和項目為我市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進一步認識到了為項目做好服務的重要性。我將立足于本領域工作,為項目建設中的土地保障和規劃服務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
市生態環境局 孫惠?。?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作為負責重點項目環評審批的環保人員,本次專題培訓讓我收獲頗豐。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模式,使我對項目各環節工作及全流程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通過政府招商引資、環評審批及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等課程學習,我認識到需從環保視角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對接,助力篩選優質項目;同時對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效率及數據維度管理有了新思考,這對平衡項目推進與環保把控至關重要。現場觀摩特來電總部產業基地、青銀高速唐山路互通等項目,讓我直觀了解不同產業的環保落實情況,為審批實地考量積累了經驗。與各部門、鎮街項目負責人的交流,也啟發我思考如何更好聯動各方,做好全生命周期環保監督與服務。未來我將把所學應用于工作,嚴守環保底線,助力產業升級,為重點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市商務局 陳奇:通過參加此次市發改委組織的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優勢產業優化升級專題培訓班,我深刻體會到“項目為王、產業興市”的實踐路徑。理論學習與實地觀摩相結合,既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又對優勢產業優化升級有了更系統的認知。一是強化全鏈條服務意識。通過招商引資、環評審批、土地要素等政策解讀,我認識到項目落地是系統工程,需打通審批“堵點”、強化要素保障。二是深化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節能評價與能源保障課程結合特來電總部產業基地、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的參觀,凸顯了新能源技術與智能化轉型對產業升級的雙輪驅動作用。三是見證產城融合的實踐樣本。歌爾科技產業園的集群效應、山姆會員店的消費升級帶動、阿斯利康的生物醫藥引領力,生動詮釋了重大項目對城市能級提升的支撐作用。下一步,我將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聚焦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在統籌資源、優化流程、精準統計等方面提質增效,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市統計局 王一安:為期三天的專題培訓,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收獲遠超預期,深感“充電賦能”之效。本次培訓緊扣“學以致用”目標,理論學習精準務實。市商務局、自然資源規劃局、生態環境局、發改委、統計局等部門專家的授課,直擊項目招引落地、土地規劃、環評審批、節能評估、升規納統等關鍵環節的痛點和堵點,政策解讀深入淺出,實操方法清晰具體,極大填補了知識盲區,解答了諸多日常工作中的困惑。現場教學環節,我們赴嶗山、李滄、市北、城陽四個區市的重點項目實地觀摩,親眼目睹了優秀項目的規劃理念、建設速度和運營成效,深刻感受到先進區市在項目謀劃前瞻性、要素保障創新性和建設推進高效性上的卓越實踐。交流研討和菁英暢談環節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來自不同區市、單位的同仁分享經驗、剖析難題,在思想碰撞中激發了新思路,學習到了兄弟單位破解瓶頸的“金點子”,也增進了協作共識。
市南區發展改革局 于祝祝:此次培訓讓我在項目全流程管理、跨部門協作及政策工具運用等方面有了系統性提升,為今后工作打開了新思路。一是跨部門政策學習,打通壁壘,強化協同。商務局的招商引資工作要點、生態環境局的環評審批路徑、統計局的投資統計方法等關于項目推進建設的相關授課,讓我們對相關手續辦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二是優質項目觀摩,對標先進,拓寬視野。通過實地走訪特來電總部產業基地、青島山姆會員商店、阿斯利康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等項目,深刻感受到優質項目的前瞻性謀劃、全周期服務、產業鏈思維。啟示我們,項目推進不僅要關注落地速度,更要注重與區域發展規劃的契合度。三是金融工具賦能。創新思路,破解瓶頸。市發改委及工程咨詢院同仁分享的專項債申報謀劃、REITs申報流程等內容尤為實用,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優化專項債項目儲備庫、探索“REITs+存量資產盤活”模式。我更加深刻認識到項目推進工作需要從單純的“協調服務”轉向“全要素整合”。未來將以強化產業鏈思維謀劃項目、強化政策工具組合應用、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三個“強化”為抓手,切實提升項目落地質效。
青島海諾建融公司 胡文倩:通過參加本次“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優勢產業優化升級”專題培訓班,我對項目全鏈條管理與產業升級有了更系統的認知。從招商引資要點到環評審批效率提升,從土地要素保障到節能評價規范,課程內容緊扣項目推進全周期,尤其固定資產投資統計、REITs模式及專項債券政策解讀,為國企成本管控提供了政策坐標系。實地觀摩的特來電總部基地、歌爾科技產業園等項目,更讓理論落地有了具象參照。這些項目在智能智造、綠色低碳領域的實踐,印證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成本優化中的關鍵作用——從規劃階段的要素統籌,到建設中的能效管控,再到運營時的資產活化,每個環節都藏著降本增效的空間。通過學習培訓我深刻體會到,國企成本管控不能局限于傳統核算,更要嵌入項目謀劃、政策對接、資源整合全流程。未來我將把所學轉化為行動,在重點項目中用好規劃土地政策、節能評價工具,探索REITs等創新模式,以精準成本管控助力企業在產業升級中打頭陣,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國企力量。
市北區發展改革局 王偉強:本次培訓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通過集中授課與現場觀摩相結合的方式,為各區市項目工作骨干搭建了系統學習、交流提升的平臺,對深化項目全流程管理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下一步,我將著力把培訓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一是系統梳理授課內容,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規范、項目評估標準等整理形成工作指引,確保各項要求了然于胸;二是強化實踐應用,在項目謀劃階段即對接統計入庫標準與能評要求,推進中嚴格核驗投資數據與形象進度的匹配性,運用三級審核思維排查潛在風險;三是聚焦全生命周期管理,將項目評估五要素融入洽談對接全過程,提升項目落地質量,以扎實工作助推全市優勢產業優化升級。
青島融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王春鑫:這三天的學習,宛如一次精煉的思想洗禮與實踐觀摩,讓我深受啟發,感觸頗深。從政府招商引資的策略要點,到要素保障的專業流程;從固定資產投資的統計方法,到實地觀摩一個個落地生根、蓬勃發展的重點項目,每一項內容都緊密圍繞著“項目建設”這一核心,為我們這些項目工作者提供了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和前瞻性的視野。既有政策解讀的深度,也有實踐操作的溫度,讓我對項目推進中的難點堵點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思路。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項目的成功,都離不開精準的謀劃、高效的協同和專業的服務。此次培訓,不僅提升了我的業務能力,更堅定了我以實干擔當推動我市優勢產業優化升級的決心?;氐焦ぷ鲘徫?,我將把所學所悟轉化為工作動力,聚焦重點項目,勇于創新,切實增強項目管理服務水平,為青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滄區發展改革局 呂艷艷:培訓聚焦項目謀劃儲備、招引落地、要素保障、升規納統等關鍵環節,精準指向工作痛點難點。市商務局許處長解析的招商引資要點,讓我掌握了“靶向招商”方法。市生態環境局孫主任關于環評審批的講解,顛覆了我對“環保與發展對立”的認知。市發改委段處長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意識到能源保障不僅是項目落地的前提,更是產業優化升級的倒逼機制,推動我們在項目篩選中向綠色低碳轉型。市統計局王處長講授的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方法,將政策條款融入實際案例,讓抽象的方法變得可觸可感,既點明了統計工作的嚴謹性,又讓人明白數據背后的現實意義。作為基層干部,我們既要當好項目建設的“服務員”,更要成為產業升級的“領航員”。下一步,我將把培訓所學轉化為工作實效,在項目謀劃時注重前瞻性,結合地方產業優勢儲備優質項目;在招引落地中強化協同,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做好要素保障;在后續管理中突出服務,助力項目盡快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升規納統,以實干擔當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生根,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李滄區湘潭路街道辦事處 梁夢嬌:三天的沉浸式學習讓我滿載而歸,也為街道經濟發展工作打開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動能。政策解讀環節,從招商引資“靶向發力”的精準邏輯,到環評、土地、節能等要素保障的細則解析,系統梳理了項目推進的“全流程密碼”,讓我對政策落地的關鍵節點有了清晰把握。現場教學中,特來電、歌爾等項目的蓬勃發展態勢,不僅直觀展現了重點項目對產業升級的引擎作用,更讓我深切體會到部門協同、精準服務在項目攻堅中的強大力量。小組研討時,與同行學員們圍繞項目推進難點深入交流、分享創新實踐,“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金融工具賦能產業”等前沿思路碰撞出思想火花,有效拓寬了工作視野。? ?回到街道,我將把所學轉化為行動:用招商“精準畫像”思維,錨定街道產業定位找適配企業;以“全流程服務”?理念,協助項目高效過審、快速落地;借數據統計方法,為項目推進做細支撐。更要借力培訓搭建的交流平臺,聯動資源、學習經驗,讓街道重點項目成為產業優化升級的“助推器”,把培訓成果融入日常,為街道經濟發展添彩。
嶗山區發展改革局 徐旭:三天的培訓日程緊湊而豐富,課堂部分從項目招引、土地規劃節能環評等手續辦理、投資納統、平臺管理等項目推進全周期、全環節進行了細致講解;實地考察部分緊扣“10+1”創新性產業體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綠色能源、智能家電等產業領域,現場觀摩國家級智能家電創新中心、阿斯利康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等多個重大項目。通過系統的學習考察和深入的交流,我對項目推進工作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項目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更是產業優化升級的“強引擎”,我們必須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強化招商、土地、建設等各部門聯動,聚力做好項目要素服務保障;建立健全統籌管理,著力解決重大產業項目“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加強龍頭企業、項目牽引,全力優化產業生態布局。下一步,我會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在今后的項目推進工作中主動想、扎實干,以嶗山區的高質量項目建設助力全市創新性產業體系構建。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辦事處 藍立曉通過學習,我更深刻的認識到政策支持、產業配套、人才服務等各項要素在項目招引與落地中的重要性;通過交流,我了解到兄弟區市、街道在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推進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面臨共性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觀摩,近距離感受到項目建設對優勢產業升級的推動以及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改變。此次學習既是“加油站”,又是“指南針”,我會將所思、所學、所感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積極為企業服務、做好項目保障,為嶗山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海岸新區發展改革局 王亮:三天的培訓,涵蓋了理論教學和實地觀摩,讓我受益匪淺。在理論教學方面,圍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開展,從項目招引,到土地、環評、能評等相關手續辦理,最后到項目開工納統,讓我們這些項目戰線上的同事們,從日常的實踐工作切換到這里的學習充電,可以說正當其時。首先我們理解了招商引資的難度,也了解到項目招引必須要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其次是項目手續辦理,可以說是對我們日常了解的碎片化的知識進行了一次系統性梳理;最后是項目納統,教會了我們非常具體的納統標準,有助于我們規避很多典型的錯誤。在實地觀摩方面,我們既參觀了特來電、歌爾等高新技術企業,也參觀了高速公路互通連接線、高校等建設項目,感受到了高新企業的蓬勃發展、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如火如荼。下步,我們將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堅信青島的經濟發展在項目建設的加持下,會越來越好!
青島自貿片區經濟發展部 楊佶龍:通過為期三天的學習,我對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優勢產業優化升級有了更深的認識。一是要聚焦區域特色精準產業招商,推動一批項目“卡位入鏈”;二是要優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要素保障,助力項目早投產早達效;三是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前瞻樹立“戰略-規劃-項目”謀劃思維,將宏觀戰略細化落實到具體項目。本次培訓班既是一次理論充電,更是一次思想解放,我將把本次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在推動重點項目落地、服務、建設和推動優勢產業升級中展現新作為。
青島高新區經濟發展部李福山:重點項目建設是投資穩定的基石,是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沒有持續的項目引進,就沒有投資增長的源頭活水,沒有快速的項目落地建設、竣工投產,產業優化升級、實體經濟振興將無從談起。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培訓班的舉辦,讓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理念深入到每個學員的思想中。本次培訓,市發改委、商務局、自規局、生態環境局、統計局等各部門的行家里手利用生動的案例將專業的知識通俗易懂的教授給學員,從項目招引落地、環評節能等手續辦理、土地要素保障、項目投資納統等多個方面串聯起項目從無到有、從開到建的全過程,真正詮釋了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精髓。同時,通過對省、市重點項目的現場觀摩教學,讓學員從理論的學習上升到項目推進的實踐。我們要以本次培訓為契機,深入理解、吸收培訓課程的內容,切實做到學以致用,在工作的實踐中推動項目早簽約、早落地、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助力產業優化升級,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 劉萌萌:作為一名基層經濟工作者,平時更多聚焦于具體事務的執行與推動,能夠參加“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優勢產業優化升級專題培訓班”,讓我有機會跳出“事務視角”,從更宏觀的層面系統學習項目與產業的聯動。通過培訓,我在項目謀劃、政策運用和多部門協同方面有不少收獲。深知在項目儲備階段應提前做好產業方向研判,形成清晰的梯次推進圖譜,為招商和后續服務打下良好基礎。既要有前端謀劃的主動性,也要有后端服務的支撐性。最大的收獲是懂得了“項目不是獨角戲”,發改、自規、環保提前介入項目前期,能少走很多彎路。下一步,我將結合自身崗位職責,把培訓所學轉化為提升項目服務能力的具體行動,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強化統籌協調,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為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即墨區發展改革局 李赫: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高水平高質量的系列課程使我收獲滿滿,不虛此行。培訓內容涵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個環節,讓我對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過專家對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節能審批等流程的細致講解,解決了我工作中“政策理解不透、流程把握不準”的困惑。同時在招商引資、項目服務等授課中學到的先進理念和經驗,為今后扎實開展工作提供堅實的保障。在與市直和兄弟區市發改同事的溝通交流中,不光增進了戰斗友誼,更多的是學到在艱苦任務中克服困難、勇創佳績的品質。我將以此次培訓班為起點,繼續保持積極學習的態度,明確努力方向。熟悉掌握業務知識,形成鏈條化、清單化的工作清單。未來,將日常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干好本職工作、助力即墨區重點項目建設的具體舉措,為推動青島市優勢產業優化升級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即墨區大信街道辦事處 王倩:政府招商引資要點講解,讓我明晰項目引入關鍵邏輯;環評、規劃、節能等課程,從多維度展現項目推進的前置條件與保障要素,理解各部門協同對項目落地的重要性。小組研討時,與同仁交流經驗、共探難題,思維碰撞中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走訪特來電、歌爾等項目,直觀感受重點項目在產業集聚、創新驅動中的引領作用,看到不同區域項目推進的實踐,深知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對項目成效的影響。菁英暢談會更是干貨滿滿,從基礎設施投資信托基金到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到專項債券運用與項目謀劃,全方位學習項目全流程管理與資源統籌策略,認識到專業知識與科學方法對項目高質量推進的支撐。此次培訓,是知識的充電,更是行動的賦能。它讓我掌握項目建設各環節要點,明晰產業升級路徑。未來,我將把所學融入工作,以更專業的能力助力重點項目建設,為優勢產業優化升級添磚加瓦,在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踐行所學、擔當作為。
膠州市膠萊街道辦事處 趙鑫:作為一名統計部門人員,通過此次專題培訓,我深刻體會到青島市及各個區(市)在重大項目布局、產業升級和要素保障方面的前瞻性謀劃與務實舉措。培訓從青島如何招商引資展開,圍繞全生命周期講解項目從勘察到落地投產的過程,結合青島地區特色印證了“大項目帶動大產業”的發展邏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闡述了土地要素保障情況及相關政策對深化地區項目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市生態環境局剖析了環評審批流程及提高審批效率的路徑,市統計局關于固定資產投資納統的闡述讓身為基層統計人員的我更明確了統計成果對社會對企業的重要性。課程利用一天的時間帶領大家觀摩了嶗山區、城陽區、市北區等9個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涉及基礎設施、研發、商超、智能電器等各個行業的項目建設,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到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的不易。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要素保障體系,方能推動青島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
膠州市九龍街道辦事處 逄銘玉:三天的沉浸式培訓,既是一次理論武裝的“充電蓄能”,更是一場破解發展難題的“及時雨”。商務局的招商引資解讀,讓我了解了“招什么、怎么招”;發改局的節能要求,提醒我們項目落地必須算好“綠色賬”;自規局的土地要素保障解讀,解開了“項目等土地”的基層困局;環保局的環評辦理指南,明確了“生態優先”的底線標準;統計局的納統規范,教會我們用數據精準反映項目實效。實地觀摩更讓理論落地生根。特來電總部大樓的光伏幕墻技術,展現了“建筑即電站”的零碳實踐,其BIPV技術不僅實現能源自給,更通過智能電網反哺新能源汽車充電,這種“產建融合”模式為鄉鎮項目綠色化提供了范本。歌爾產業園的智能工廠里,AI視覺檢測、柔性產線切換等技術應用,印證了“智能制造是傳統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國創中心的開放共享平臺,通過整合企業設備資源,協同攻關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這種“產業聯盟+聯合研發”模式,為鄉鎮破解技術瓶頸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我將把培訓所學轉化為實踐動能,結合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及九龍智能家電產業發展實際,把“綠色發展、要素保障、協同攻堅”理念融入項目全周期管理,讓每個項目都成為鄉鎮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平度市發展改革局 葉成林:一個項目從招引落地到開工建設,再到竣工達效,少的幾個月,多的幾年,從我們項目管理的角度來看一個項目可能是0.1,但從企業角度出發卻可能是全部,所以如何服務好項目建設,任重且道遠,是我們一直要學習的課程。這次培訓,采取集中授課+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集中授課中幾位處長結合豐富的工作經驗、扎實的業務能力,在如何做好項目的招商落地,環評能評審批、規劃土地等要素保障,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等多方面做了精彩的授課;菁英暢談會上,幾位來自不同工作崗位的業務骨干分享了各自在理論知識、具體工作中積累的寶貴經驗與實踐感悟,源于日常、務實管用;多個項目的現場教學中也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理論知識的夯實也為自身提振了信心,為日后更好的服務項目建設提供了思路、辦法。
平度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部 朱泠:為期三天的學習,可謂干貨滿滿,受益良多。在培訓中的每一堂理論課程都是從項目建設的實際工作出發,每一門課程都環環相扣,知識點十分契合在項目推進一線的工作人員日常業務工作的范疇,讓我學習到了如何構建起推動項目高效落地、服務產業升級的完整知識鏈條。此次培訓活動不僅有理論的講解,更有走進項目現場的實踐。特來電在智慧停車場、綠色節能建筑的創新突破,展示了核心技術如何引領新能源產業變革;歌爾“精密零組件+智能硬件整機”的垂直整合模式,則是產業鏈協同升級的典范。參觀青島交通商務區停車場及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山姆會員商店等其他項目,我深刻體悟到重點項目對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搶占價值鏈高地的巨大推力。此次培訓,是一次理念與視野的雙重刷新。我將把所學所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力服務重點項目建設,為區域優勢產業發展躍升注入強勁動能!
萊西市發展改革局 王一鳴:這次全市重點項目培訓,讓我對重點項目工作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認知,也帶來強烈了思想沖擊。一是此次培訓中,許處長對經濟發展邏輯、招商引資政策、問題進行了形象深入的講解,并對當前招商引資存在問題進行了剖析,打破了我對傳統招商“跑出去、引進來”的固有思維,深刻領域到產業招商的關鍵是要像拼圖一樣,精準摸清本地的區位、資源條件及產業發展方向,盯緊產業鏈上的核心環節,缺什么補什么。二是對于土地、環評、能評這些手續,不只是蓋章審批,而是要提前預判政策走向,在合規前提下為項目爭取最優方案。哪個環節脫節,項目就可能停滯,必須把前期工作做在前、做扎實。三是深刻領悟到重點項目工作不是“完成任務”,而是“系統作戰”。從招商的精準定位,到手續的提前謀劃,再到建設中的精細管理,每個環節都得用專業思維去打磨。我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把所學所悟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以更精準的思路、更扎實的舉措、更系統的思維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萊西市沽河街道辦事處 宮麗薇:參加專題培訓后,我對重點項目建設與產業升級的聯動機制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是招商引資需精準匹配產業定位。沽河街道擁有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等基礎產業,未來招商應聚焦產業鏈補鏈強鏈,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如雀巢、九聯等)吸引上下游配套項目,同時關注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用好園區政策紅利,實現藥食聯動,給傳統企業插上新興翅膀。二是強化要素保障破解落地瓶頸。培訓中土地、環評、能評等實務課程讓我意識到,必須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工作。例如,針對街道部分地塊指標緊張問題,可探索“標準地”出讓模式,聯合自然資源部門梳理閑置低效用地;環評環節需結合轄區生態紅線要求,提前指導企業優化方案,避免“走彎路”。三是服務效能是項目推進的關鍵。下一步將整合培訓所學,建立街道重點項目全周期服務專班,聯合市局部門開通綠色通道,尤其對投資過億元項目實行“一對一”代辦,確保政策紅利直達企業。此次培訓為基層實踐提供了系統方法論,我將充分利用此次學習的成果助推重點項目建設,助力街道產業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