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場監管總局1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司長況旭介紹,2024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呈現集約化、專業化發展趨勢,“小散弱”局面初步扭轉,結構布局持續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支撐高質量發展能力作用明顯增強。
?
具體來看,2024年,全國檢驗檢測行業共實現營收4875.97億元,同比增長4.41%,繼續保持良性增長勢頭;全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53057家,全年出具檢驗檢測報告5.53億份,同比分別下降1.44%和8.66%,機構數量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拐點。與上年比,平均每家機構營收增加51.51萬元,平均每份報告營收增加110.89元,表明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報告的“含金量”明顯提升。同時,規模以上機構占比上升,小微型機構占比下降。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機構共計7972家,占全行業15.03%,同比上升7.02%;從業人員100人以下的小微機構數量51007家,占全行業96.14%,同比下降0.12%。這表明行業集聚程度有所上升,集約化發展趨勢明顯。
?
從行業分布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等新興領域的機構數量增長2.05%,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機動車檢驗等傳統領域的機構數量下降0.44%。同時,檢驗檢測儀器設備與資產原值均同比增長,檢驗檢測專業化能力穩步提升,高技術服務業特征更加鮮明。
?
據介紹,當前我國檢驗檢測機構規模、營業收入與區域經濟發展呈現顯著的協同效應和輻射效應,這與我國經濟發展程度尤其是制造業密集程度成正相關的關系,充分體現出檢驗檢測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特點。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積極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產業發展趨勢,組織開展檢驗檢測數字化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在具備條件的行業領域試點推動檢驗檢測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支持機構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檢驗檢測行業的國際化進程。
來源:光明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