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需8秒完成人臉180度的三維掃描,隨后生成3D面部模型,皮膚微觀狀況和術后模擬效果一目了然,還能借助大模型生成個性化的護膚或整形方案……這款在國內各大醫美機構、美容院和醫院暢銷的3D皮膚檢測儀,正是由青島小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優智能”)研發生產。
“行業內其他做3D皮膚檢測儀的廠商,絕大部分也是由小優智能提供核心技術方案,我們占據超過95%的市場份額。”小優智能CEO郭俊興表示。
技術是立身之本
風口起起落落,技術才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創業近10年的郭俊興體會尤深。
創業之前,郭俊興曾在知名跨國企業擔任高管,多年的行業深耕讓他前瞻性捕捉到3D視覺感知技術的市場潛力。
傳統的2D視覺僅能提供平面信息,而3D視覺能提供三維幾何信息,實現更精確的位置測量、體積計算、形狀分析、智能決策等。可以說,3D視覺感知技術對于智能制造、自動駕駛、醫療健康等諸多新興產業都至關重要。
2015年,郭俊興創辦小優智能,集聚了光學、MEMS(微機電系統)、封測、底層算法等領域專業人才,率先將MEMS微振鏡技術用于3D結構光視覺模組,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雖然是初創型企業,但小優智能在基礎研發上很舍得“砸錢”,僅芯片流片就花了上千萬元。
MEMS微振鏡芯片、光學透鏡、紅外激光發射器、動態結構光算法……憑借核心軟硬件的自研能力,小優智能在工業自動化、醫療3D成像、消費電子等領域迅速打開局面,落地輪胎模具字符檢測、數字醫美等前沿項目。其中,最能展現小優智能技術實力的當數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發深海相機,解決了相機在7000米以下深海工作所面臨的高壓、減重、成像算法修正等技術難題。
“所有事情都需要沉淀才能開花結果。”令郭俊興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參展期間接受當地官方媒體采訪,“意大利人非常關注我們的技術,在他們的傳統認知里只有歐美企業才能做出這樣的產品。”
重點發力數字醫美
選擇數字醫美作為重點發力的3D視覺應用場景,看似跨度很大,但郭俊興有著自己的邏輯。
當前,3D視覺在汽車、半導體、鋰電、3C、光伏等行業落地,入場者既有基恩士、康耐視等老牌國際巨頭,也有近年崛起的國內新銳廠家,行業競爭相當之“卷”。對于規模并不算大的小優智能來說,這些成熟領域已經如同“紅海”。
2018年,郭俊興曾探索將3D動態結構光技術應用到人臉識別領域,盡管相關項目最終并未落地,但他發現了一個尚未打開的全新市場——數字醫美。“小優智能開發的3D視覺模組,具有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及高精度的特點,特別適合應用于人臉識別領域。3D皮膚檢測設備的市場容量預計是百億級別。”他說。
醫美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皮膚檢測設備是其中重要的“藍海”市場。傳統的皮膚檢測儀都是二維圖像,難以滿足對于皮膚護理、面部整形等項目的數字化診斷需求,另辟蹊徑的小優智能研發出行業內第一臺3D皮膚檢測儀,推動醫美行業的數字化、可視化。
不過,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反而讓郭俊興一度感到苦悶。當時,作為新興品類的3D皮膚檢測儀的認知度不高,市場教育成本很高,一家初創的小公司很難推得動。郭俊興及時調整航向,“退居幕后”為行業提供技術方案,直到去年才選擇二次“下場”,產品獲得二類醫療器械認證。
今年年初,小優智能又與上藥康德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智能檢測設備在健康體檢、皮膚診療等醫療場景中的普及。
“創業就像彈簧,不斷試探人的抗壓極限,企業邊走邊修正的核心目標是活下去。”郭俊興告訴記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