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科技局:
關于深度打造“海洋物聯網”賦能青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協辦意見如下:
一、構建常態化成果轉化對接機制
編制印發《青島市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產研對接工作專班工作機制》,成立青島市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產研對接工作專班,并對嶗山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等14個重點科創平臺逐個組建由市、區、技術經紀人等共同組成的產研對接工作組,完善聯席會議、需求引導、成果跟蹤匯集、成果評價、成果轉化激勵、項目投融資等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分析科研動態和成果,促進科創平臺與企業需求對接,促進海洋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水平。
二、完善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充分發揮海洋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作用,梳理形成33項科技成果和19項技術需求進行雙向匹配,啟動建設水產苗種繁育產業化、醫藥級結構脂研發應用產業化等10個海洋產學研協同創新產業化落地項目。聘請20位海洋技術經紀人,為加強信息整合傳遞、交易協調保障提供專業服務。強化企業在海洋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積極促進“四鏈合一”,在2024年12月公布的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名單中,我市成功創建4家,并有7家省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中期評估獲得優秀,均居全省第一。
三、發揮金融賦能產業發展作用
培育發展海洋產業基金,由市政府引導基金參股設立5只海洋產業基金,目前共投資34個項目和12只子基金,投資額46.06億元。涉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深化,成立全國首個藍色金融發展聯盟,連續四年編制發布《金融機構服務涉海企業特色產品匯編》,為企業融資需求提供路徑及參考。多層次資本市場助推企業融資,構建藍色金融交易平臺,藍海股權交易中心率先設立“海洋特色板”,促進涉海企業直接融資,截至目前掛牌企業83家,有28家企業已實現融資,融資總額近3億元。
四、深入發掘應用場景推動垂直領域應用
結合“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初步梳理海洋領域應用場景68項,形成應用場景圖譜4份、應用企業清單4份。舉辦青島“AI+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場景應用對接會,匯聚90余家大模型供需方。在工信部主辦的2024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大會上介紹了我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產業發展案例,并發布全國第一批海洋領域應用場景清單。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
2025年3月18日
(聯系人:莫雯,聯系電話:85869315)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