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發展改革委:
周海燕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青島市低空經濟發展”的建議已收悉,結合我局工作實際,現提出協辦意見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加強無人機在海上執法領域應用。面對當前海洋領域諸多復雜變化給海洋執法工作帶來的挑戰,市海洋發展局不斷加強執法裝備配備,提升海洋執法能力和水平。前期我局通過政府招標采購的方式,集中配備了無人機2架、手持海監通遙感影像執法設備3臺,在違法違規用海、用島的現場執法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人機作業范圍大、清晰度高,極大提升了海上執法效率,可進行動態現場核查,彌補了傳統車巡船巡執法方式的不足。
(二)創新海洋執法工作模式。近年來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在海洋執法活動中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創新海洋執法的模式和手段。今年以來,我們通過與大數據局、青島聯通公司充分溝通,提出了前海一線重點區域無人機巡查需求,三方共同制定了《青島市前海一線低空無人機巡飛實施方案》。主要發揮大數據局統籌運用低空經濟助力各領域各行業主管部門外業檢查、督導、執法的工作優勢,依托青島市大數據局“智慧低空”一體化共享平臺及無人機機場,構建前海一線常態化無人機巡檢機制,有效的形成海洋執法+的工作合力。通過無人機視頻、影像采集與分析,重點監測前海一線重點區域違法用海行為,切實提升海域執法監管工作的時效性、高效性和協作性。通過海洋執法+的工作模式,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海洋開發利用情況,有效打早打小各類海洋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共同維護海洋資源合理利用秩序和海洋生態保護環境。
(三)加強低空裝備在滸苔綠潮監測中的應用。根據滸苔綠潮不同發展階段,開展海上平臺長航時“大無人機”、岸上無人機和船載無人機三者有機結合開展監測,實現重點關注海域全覆蓋和準實時上報藻情。一是岸基無人機監測巡視范圍為日照-青島近岸海域,根據滸苔綠潮漂移及分布情況,由南到北依次推進。二是船載無人機重點針對衛星遙感監測發現滸苔綠潮北部邊緣、北緯35°一線及重點打撈區內滸苔分布情況。三是采用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開展監視監測,從選定的起降點起飛進行巡航飛行,飛行高度250-400m,飛行距離30-50km,飛行時間60-90min,通過機載云臺相機搜索海面漂浮目標。2024年,累計出動無人機飛行共57架次,累計飛行6808公里,自動識別藻情12000多次,大幅提高滸苔綠潮監測預警時效。
(四)加強低空裝備在互花米草監測中的應用。采用無人機航拍所得的正射影像圖配合衛星遙感、現場巡查等方式開展互花米草監測,掌握全市互花米草分布情況,評估各區市互花米草治理進度,跟蹤互花米草的治理成效。2024年,共計出動無人機80架次,監測覆蓋總面積約59.43平方公里。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積極挖掘應用場景。進一步推廣推動低空裝備在海上執法、海洋監測、漁業服務等領域應用。用無人機開展海上綠潮、互花米草監測,提高海洋防災減災水平。指導海洋牧場單位采用無人機開展檢測巡視、魚料投喂,提高牧場智能化水平。著力打造青島海洋特色低空應用樣板,為我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海洋力量。
二是強化部門間溝通協作。加強與大數據、公安、海警、海事等優化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進一步優化完善海洋執法+、“四海一家”等工作機制和工作措施,通過全市大數據的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執法效率和水平。以更好地適應低空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是加強海洋執法手段和裝備更新。圍繞保障青島市承擔重大國家戰略及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按照整合存量、拓展增量,深化應用、服務產業,安全可控、開放合作等原則,系統化推動青島市智慧海岸建設,圍繞海上綜合執法工作需求,建設海上綜合執法調度系統,打造“海上機動指揮所”。更新改造現有執法船艇、無人監測監視系統等執法裝備,為全市海上安全和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綜合治理等領域發展做好服務和保障。
?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
2025年3月20日
?
(聯系人:張思聰,聯系電話:85886631)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