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科技局:
市政協科技界提出的“關于推進青島市海洋高端裝備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提案已收悉,結合我局工作實際,現提出協辦意見如下:
一、前期工作
一是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出臺《青島市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15條政策》,圍繞海洋裝備產業發展趨勢方向提出精準扶持政策,推動海洋裝備制造業高端化發展。近期我們研究制定了《關于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全面推進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的意見》《青島市以科技創新引領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2025-2027年)》和《青島市2035年海洋發展遠景規劃》,形成了“1+8+10+20+N”工作體系,將海洋裝備產業作為下步青島海洋發展的重點方向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
二是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圍繞產業鏈優化部署創新鏈,加快構建緊密型產學研機制,成立海洋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青島),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協同聯動,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邀請來自海洋裝備產業領域的北海造船、海油工程等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金融法律服務機構,以及與青島海洋產業建立重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市外企業、社會團體等加入聯盟。
三是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發布落實《青島市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15條政策》。圍繞海洋裝備產業發展趨勢方向,提出鼓勵引進高端船舶海工設計機構,支持新建深海油氣開發裝備、高技術船舶項目、鼓勵船舶海工配套產品通過國際船級社認證等精準扶持政策,鼓勵青島市船舶海工企業積極爭取高端產品訂單,積累高端產品的加工建造能力,提升關鍵核心配套設備的設計制造能力,推動海洋裝備制造業高端化發展。3年累計支持23家企業30余類產品獲得政策獎勵,累計評定獎補資金219萬元。
四是強化海洋人才選育。實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動,先后評選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谷克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肖文生、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研究員劉巖等7位海洋裝備產業領域人才為現代海洋英才、獎勵津貼90萬元。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推動海洋裝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方向發展,加快海洋裝備產業領域海洋重點項目建設。制定2025年海洋領域招商引資工作方案,梳理海洋裝備產業3個支鏈、若干個細分領域和近600個招商目標企業,實施精準產業鏈招商、統籌聯合招商和載體平臺招商。
二是推動海洋裝備產業鏈向高價值環節延伸。推動招商局工業集團與青島造船廠合資建設高端船舶海工基地。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無人化方向,推動首艘31.9萬噸超大型油船等加快建造,交付21 萬噸 LNG 雙燃料散貨船、21 萬噸氨 ready 散貨船、卡塔爾 ISND5-2 項目、青武麥海上油氣生產平臺等高端裝備,加快推進濰柴(青島)海洋裝備制造中心一期等項目竣工投產。落地運營麥克德莫特中國區域總部,拓展研發端、采購端等高價值環節。依托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提升高端船舶研發設計能力。
三是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突破提升。推動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聚焦海洋智能裝備、海洋新能源等重點領域開展共性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落地。加快海上綜合試驗場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海洋科技協同創新貫通體系,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產研對接工作機制,推動海洋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青島)常態化、定期化、機制化運行。實施“項目+人才”專項行動,促進高端海洋人才集聚。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
2025年3月20日
(聯系人:陳祥,聯系電話:85886631)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