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商務局、交通運輸局、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膠州市政府等部門牢固樹立平臺思維、市場意識,根據攻勢2.0作戰方案,圍繞“三場硬仗、兩大區域先行”,以貿易推動航運,圍繞貿易發展金融,增強攻勢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
一、上半年攻勢進展
(一)提升貿易集聚能力硬仗
1.穩住貨物貿易基本盤。強化政策保障穩定企業經營,牽頭制定《關于穩外貿保主體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外貿企業參加展會、開拓國際市場、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保障等六大方面39項具體措施。發揮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作用降風險,對外貿企業投保短期出口信險保費給予60%扶持,對小微企業的保費給予100%扶持。上半年,我市實現進出口2864.4億元、增長1.8%,增幅高于全國、全省5.0個百分點。進出口、出口、進口占全省比重分別提高1.4個、1.3個和1.4個百分點。
2.引進培育國際貿易新主體。制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擴大外貿企業主體隊伍工作的通知》,梳理全國外貿500強企業等國內外知名貿易企業和在青島口岸報關的外地大宗商品進出口企業,“一企一策”、“一業一策”研究制定外貿主體引進工作方案。1-6月,全市新增外貿主體596家。
3.鞏固、提升和擴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落實惠企紓困政策,組織符合條件的5家服務外包企業申報我市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爭取我市擴大對日服務外包便利化舉措。加強做好業務監測、政策研究等工作。1-6月份,全市登記承接服務外包合同3971份,合同額29.6億美元、執行額24.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9%和14.7%。
4.推動貿易新業態發展。推進易通供應鏈等跨境電商重點平臺及項目引進,出臺扶持政策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線上開拓國際市場。暢通中日韓海上高速公路,打造對日、對韓跨境電商貿易樞紐。1-6月,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212.67億元、增長5.1%。其中,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B2C)11.8億元、增長314%。1月,青島港正式開展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油品政策首個項目正式落地。
5.擴大大宗商品的貿易影響力。1-6月,保稅港區十二大類大宗資源性商品進口29.8億美元,占全區進口額的66.7%,繼續保持大宗商品在保稅港區國際貿易行業的支撐作用。5月,自貿區青島片區原油期貨保稅交割業務正式啟動。
6.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交流。支持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積極開展與俄羅斯共建北極聯合研究中心,推動中車四方主導的中泰軌道交通“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完成科技部組織的專家評審,圍繞上合示范區建設,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技術轉移中心建設。
7.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規范口岸經營服務收費行為,深入開展口岸經營收費檢查,推動降低口岸企業物流成本,推進口岸物流流程優化再造,6月,青島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48.95小時和3.92小時,環比上月再壓縮超過4.54小時和0.23小時。
8.建設上合示范區現代貿易中心。搭建國際貿易發展平臺,高標準建設上合“國際客廳”。創新制定《關于促進上合示范區加快集聚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加快培育國際貿易競爭新優勢的實施辦法》等鼓勵政策,實施貿易主體招引“雙千計劃”,吸引重點貿易企業注冊落戶上合示范區。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引進中外運等50多家多式聯運承運人開展運輸業務。1-6月,我市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貨物進出口220.7億元、增長3.2%,高于全市進出口1.4個百分點,占全市進出口的7.7%。
(二)提升港航能力硬仗
1.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董家口港區北三突堤糧食筒倉二期工程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技術咨詢審查,樁基施工完成530根;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10萬及30萬噸碼頭主體完成;董家口港區液體化工碼頭工程初步設計批復完成;前灣港區泛亞碼頭工程沉箱安放完成,正進行碼頭主體結構施工;大唐碼頭二期工程完成監理單位招標。
2.持續提升港口國際運營水平。阿布扎比哈里發二期集裝箱碼頭項目所有堆場和機械完成交付,進入運營階段;意大利瓦多港碼頭合資項目完成碼頭一期商業運營;緬甸馬德島30萬噸級原油碼頭完成管理運營協議簽署。
3.提升港口中轉能力。深化船公司總部戰略,推動加密航線網絡,1-6月,新增航線15條,航線總數調整后達到176條。重點推動東南亞等新航線落地,開通冷鏈生活資料東南亞快航航線、中國北方第一條內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山東港口青島港-扎魯比諾港-琿春”航線。1-6月,鐵礦石國際中轉突破200萬噸,集裝箱中轉占比達到19.3%。加快董濰管道工程建設,聯通山東煉化企業直輸到廠,山東地煉進口原油經青島港疏運占比達到60%。
4.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董梁高速累計完成清表560畝,全線勘測定界、地上附著物清點外業工作已完成,上半年累計投資約1.4億元;明董高速完成勘查設計招標。
5.推進智能港航建設。完成軌道吊氫動能項目調試、現場測試及項目驗收,目前設備已投入生產。青島港船舶岸電覆蓋率達到95%。現代航運服務信息化支持保障平臺項目(一期)完成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軟件概要設計說明書線上評審工作,完成項目建設工程量50%。
6.提升空港運輸水平。積極優化航線網絡布局,加密東京航線,與東航合作開通青島至東京客運航線,每周三班運營;開通“客改貨”業務,協調中外航空公司開展至日韓、歐美等地區的“客改貨”業務,1-7月,共執行“客改貨”航班1038架次,貨量11584.3噸;組織臨時國際貨運包機12班,貨量559.5噸(不含“客改貨”)。
7.加快港航物流產業發展。推動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線路拓展和內陸港建設,1-6月,開行集裝箱班列線路54條,較去年年底新增6條;內陸港19個,較去年年底新增3個。“齊魯號”歐亞班列“日韓陸海快線”實現班期化、常態化運營,1-6月,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量8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0.5%。積極與膠州、上合示范區協調解決“齊魯號”歐亞經貿上合產業園項目用地事宜,正分步推進項目落地。
8.加強自貿區港航服務保障能力。為克服船舶停靠碼頭時間縮短的疫情影響,積極協調海事部門、港口碼頭企業提供碼頭泊位,1-6月,供應保稅燃油70.2萬噸。5月9日,《董家口港區胡家山作業區規劃調整方案》通過專家審查。開展航運要素交易,多次赴省廳爭取船舶交易政策支持,已收到省廳復函,支持青島開展船舶交易機構籌備工作,這是我市第二家船舶交易機構,突破了在青島僅設立一家船舶交易機構的規劃布局。
(三)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硬仗
上半年,金融業增加值417.3億元,同比增長7.8%,占GDP比重達7.6%,為航運、貿易發展賦能。
1.聚集服務航運貿易的金融機構。狠抓“雙招雙引”工作落實, 拜訪金融監管部門和機構70余次,接待來訪近180次。法人機構實現突破,興華公募基金填補我省領域空白,青銀理財獲銀保監會批復,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在青設立分部取得積極進展。聚量融資租賃、魯花商業保理等12個項目落地,實繳注冊資本41.1億元。
2.加快建設創投風投中心。創新舉辦創投風投網絡大會,千余創投風投機構參會,簽約項目30個,并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上合示范區與國家電投基金、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創投風投機構和產業基金加速落地。6月末,在中基協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私募基金數量、管理基金規模分別為311家、656只和949.2億元,分別增長24.9%、42.6%和33.8%,均保持全國前列,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居全國第一位。
3.加強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區和自貿區青島片區建設。印發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區發展指導意見,強化政策支持。國家外管局批復上合示范區十項外匯政策全部落地,發生試點業務922筆。33家金融機構簽約金融服務中心,11家金融機構入駐。青島農商行、中國銀行等在上合示范區設立分支機構。
落實自貿區金融創新試點方案,扎實推動試點政策落地和金融資源集聚。自貿區獲批以來,新增金融機構、投資類企業共86家。加快自主創新,推出10余項創新成果。全國首票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貨物完成一線入境通關手續,于今年2月進行實物交割;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青島交銀海控科創基金落地;青島港首筆保稅項下現貨質押融資業務落地,紓解出口加工類企業融資難題。
4.加大對航運貿易企業融資支持。開展“春風行動”,搭建金企通金融服務信息支持平臺,形成服務企業常態化機制。組建188支金融輔導隊,解決1981戶企業融資需求,實現融資428.2億元。青島農商銀行與青島海關合作,推出全國首個基于關稅大數據的線上融資產品。上半年,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20314.3億元,首次突破兩萬億大關,同比增長15.5%,比年初增加2104.3億元,半年度增量超過去年全年增量。
5.提升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能力。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參訓企業超過8500家次。全市上市、過會及擬遷入上市企業達到58家。威奧軌道、酷特智能、高測科技實現上市,森麒麟輪胎通過證監會審核,建邦供應鏈成為全省首家通過新三板精選層審核企業。證監會、交易所在審和證監局輔導企業達到27家。
6.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出臺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指導意見,推進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青島銀行成為山東省內首家上線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直聯的法人級銀行。與聚量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和產業數字金融創新雙輪驅動。
7.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與膠東四市共同簽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金融戰略合作協議》,推動資本賦能膠東城市產業項目。加快籌備青島·中國財富論壇,積極對接國際知名金融機構。應邀出席倫敦金融城2020未來金融中心網絡會議,“財富青島”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8.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在用足用好財富管理試驗區已有政策基礎上,向國家申請新一批試點政策,結合國家部委反饋情況加快推動落地實施。積極爭取人民銀行支持,推動我市申請開展數字貨幣應用試點。開展金融創新獎評選,廣泛發動金融機構報送創新思路和項目,協助做好項目落地等工作。
(四)推動郵輪母港開發建設
1.優化調整區域規劃。5月9日,《青島港老港區(含四方港區)規劃調整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啟動區規劃成果通過青島市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會議審議。
2.有序推動開發建設。山東港口大廈項目實現主體封頂;啟動區首開區商務樓項目完成地質勘探、土石方施工和監理招標等前期工作;探海坊、尚海坊項目開始建設,樂海坊率先建設完成,部分項目開始運營,示范啟動效應初步顯現;加快推進土地整理工作,完成啟動區生產業務調整、郵輪港站北側貨場搬遷及海關停車場拆除等工作。
3.加快推進招商推介。與洪泰基金、春光里、啟迪等國內外頭部企業建立“城市合伙人”合作關系,開展鏈條招商、以商招商,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聚焦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等領域,加強與谷川聯行、戴德梁行等國內外知名招商中介機構合作,設置招商績效獎懲機制,充分調動中介機構參與“雙招雙引”積極性,實現招商資源和產業項目的靈活匹配。
(五)加快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
1.加快推進在建項目建設。匯通豐源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95%;宇培電商項目完成58%;成龍國際項目一期完成39%;航空港供應鏈項目完成18%。
2.積極推動簽約項目開工建設。臨空創投商務中心、空港國際名品展銷中心、邦達芯跨境供應鏈等3個項目完成土地摘牌;紅星麥凱龍奧特萊斯、上合服貿及聯合國采購(青島)創新示范園項目正在辦理土地收儲;泛在電力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項目已出具規劃條件。
3.促成重點在談項目簽約落戶。天時集團通航總部及大數據中心、金巴赫國際物流總部等6個項目一季度完成簽約。其中,天時、中遠海運空運等項目4個項目已完成供地。
4.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綜保區“四橫兩縱一環”配套道路建設,綜保大道6月上旬建成通車,綜保服務中心道路7月上旬開工。啟動膠州北站片區配套道路建設,正進行招投標,明暗渠工程已完工。濰藍路改擴建工程開工,燃氣、水、電等線路遷改工程加快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