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為了社會各界準確理解《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現將相關政策內容解讀如下。
一、《三年行動計劃》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黨的二十大和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做出了戰略部署,為基礎教育未來十年的發展描繪了清晰藍圖,核心目標是構建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推動基礎教育從“有學上”向“上好學”邁進。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教育強國、教育強省戰略,青島市委、市政府于2025年6月在全國率先印發了青島教育強市建設規劃綱要,描繪了未來十年青島教育發展的藍圖。
為實現教育強市建設的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市教育局聯合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協、市殘聯等七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該計劃是未來三年我市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施工圖,旨在通過系統性改革與重點突破,切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全面提升育人質量。
二、《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是什么?
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到2027年,建立起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教育布局持續優化,高質量教育體系基本建成。基礎教育質量和發展水平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具體而言,將實現“兩段”“兩類”教育的新突破: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全域通過國家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驗收,城鄉、校際差距顯著縮小,“大校額、大班額”問題有效緩解。
·普通高中優質特色:有序擴大優質高中學位供給,重點打造10所優質科學教育特色高中,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特殊教育優質融合:完善十五年一貫制特殊教育體系,打造“海納百川”融合教育品牌,強化孤獨癥教育的全國引領示范作用。
·專門教育優質規范:健全教育矯治課程體系,建設專業化師資隊伍,保障特殊群體學生健康成長。
為實現上述目標,《三年行動計劃》系統謀劃了“十大工程、二十個重點項目”,構建了“全鏈條、多維度”的推進體系:
1.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實施“五育融合立德樹人工程”。
2.以資源公平配置為基礎,實施“義務教育市域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特殊群體學生教育關愛保護”三大工程。
3.以質量攻堅為引擎,實施“課程教學提升”“中小學科學教育促進提升”兩大工程。
4.以機制創新和對外開放為動能,實施“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引領”三大工程。
5.以系統保障為支柱,實施“干部教師隊伍強基培優工程”。
三、《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三年行動計劃》體現時代要求、富有青島特色、注重實效,主要特點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堅持系統觀念,注重全域統籌與協同推進
《三年行動計劃》是一個覆蓋德智體美勞、涵蓋各學段、聯通校家社的系統性工程。強調市級統籌,建立與人口變化聯動的資源動態調配機制,推動教師、學位、設施等資源在區域、學段間合理流動,實現從“一校優”到“全域優”的整體躍升。
(二)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熱點難點精準發力
《三年行動計劃》直面基礎教育領域的突出矛盾和群眾關切,如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初中學位渡峰壓力、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等問題。通過實施“初中渡峰學位保障”“新優質學校快速成長”“學生體質強健”“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等一系列項目,力求在關鍵處破題,在薄弱處提質。
(三)彰顯青島特色,打造區域教育品牌高地
《三年行動計劃》充分結合青島的城市稟賦和發展戰略。一是做強“海洋”和“科創”特色,打造“紅藍領航”研學品牌,重點建設科學教育特色高中,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小初高貫通培養體系。二是服務國家開放大局,打造上合教育國際交流高地,建設國際理解教育特色學校,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三是深化綜合改革,作為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在集團化辦學、教育評價、職普融通等方面先行先試,貢獻“青島方案”。
(四)強化落地見效,構建閉環實施保障體系
為確保《三年行動計劃》從“藍圖”變為“現實”,文件不僅明確了任務,更強化了保障。一是壓實各方責任,以清單形式將重點任務分解到責任處室和區(市)、學校。二是創新推進機制,建立增值性、過程性評估機制,開展校長年度述職、學校發展診斷等。三是健全保障支撐,從強化黨的領導、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優化經費支出結構等方面,為計劃落地提供堅強后盾,確保各項任務可實施、可監測、可考核。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