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島市民政局等28部門關于印發《青島市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25-02-20 來源 : 青島市民政局
    字體大小: 打印

    各區(市)民政局,各相關單位:

    現將 《青島市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青島市民政局??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中共青島市委社會工作部

    中共青島市委老干部局 中共青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青島市教育局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青島市公安局 青島市司法局

    青島市財政局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青島市城市管理局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 青島市商務局 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

    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青島市應急管理局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青島市體育局 青島市醫療保障局 青島市婦女聯合會

    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 青島市通信管理局 青島市消防救援大隊

    青島開放大學

    2025年2月20日


    青島市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實施方案

    ?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決策部署和省民政廳《關于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的意見》(魯民〔2024〕34號)工作要求,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現結合我市實際,就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原則,全面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構建“友好空間打造、友好健康支持、友好為老服務、友好社會參與、友好氛圍營造、友好信息支撐”六大友好體系,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年底,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模式,每個區(市)選取不少于2個基礎比較好的社區(村)進行試點,爭創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0年年底,全市符合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的城鄉社區達到50%以上,全社會人人關注、全民參與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的氛圍基本形成;到2035年年底,全市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

    二、工作任務

    (一)優化老年人社區生活空間

    1.推動社區居住空間適老化建設。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予以補助,2025年年底前改造不少于1萬戶。持續對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留守、空巢、殘疾老年人家庭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滿足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復護理等需求。支持裝飾裝修等行業拓展適老化改造業務,鼓勵老年人家庭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配備康復輔具、智能穿戴設備、居家養老監護等智能養老設備。動態實施危房改造,強化農村戶廁改造后期管理維護能力,提升農村社區老年人家庭生活條件。組織開展“美麗庭院”建設活動。(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婦聯)

    2.加強社區宜老公共環境建設。加大城鄉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實施綠化、美化、凈化工程,營造衛生清潔、空氣清新的社區環境。加強社區道路設施、信息化設施、服務設施等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設施和場所的無障礙建設,積極在有條件的廣場、亭、廊等老年人集中活動場所附近建設無障礙公共廁所、休息座椅和足夠的照明設施。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和坡道、樓梯、電梯、扶手等公共建筑節點的無障礙改造工程,便利老年人出行。支持新建社區采用人車分流道路系統,加強步行系統安全設計和空間節點標志性設計。推動將適老化標準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通信管理局)

    3.強化社區公共空間安全建設。建立健全城鄉社區防火和緊急救援網絡,完善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緊急救援救助功能,推動社區配備應急救援站、緊急救援人員隊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確保滅火器材、破拆工具、救生器材等基礎設施完善齊備,消防車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保持暢通。積極推動全市城鄉社區建成應急救援站。鼓勵城鄉社區建立應急物資配備保障機制,按照《社區應急物資配備指南》及時更新補充。定期檢查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的用水、用電、用氣等設施安全情況,鼓勵為老年人家庭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等設施設備。(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二)強化老年人社區健康服務支持

    4.增強基層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到2025年年底,符合條件參加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基本標準,45%以上達到國家推薦標準,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普遍建成。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拓展為老服務項目,定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健康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為高齡、失能、行動不便等簽約老年人提供上門隨訪、巡診等服務。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周邊區域老年人數量,增設康復、護理床位,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床位。進一步拓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護理”服務,提升老年人就醫便捷性。積極推動中醫藥進家庭、進社區,推廣中醫治未病干預指南,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加強對各級醫療機構和基層工作人員的培訓,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廣泛開展對社區老年人在健康生活、失能預防、失智預防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普及健康老齡化理念。(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

    5.強化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居家社區延續性疾病診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服務,針對出院后對醫療護理服務依賴性高的老年患者,推行出院計劃服務。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倡導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分層分類設計簽約服務包,開展差異化簽約服務,拓展提供優先就轉診、優先預約專家、優先保障用藥等為老服務項目。深入開展養老床位、醫療床位、家庭養老床位、家庭病床、安寧療護床位“五床聯動”,構建老年人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服務有序銜接的一體化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打造醫療機構與居家、社區、養老機構深度融合的醫養結合新模式。(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

    6.提高社區失能失智照護水平。加強社區失智老年人照護設施建設,2025年年底前,培育認知障礙老年人友好社區10處。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與認知障礙早期預防及干預機制,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認知功能初篩、復查及健康咨詢、康復訓練等社區干預服務。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具備醫養結合條件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申請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范圍,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失能人員就近享受待遇。(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

    (三)提升社區養老助老服務水平

    7.健全基本養老服務設施網絡。新建、老舊居住區分別按照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配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落實配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城鎮居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四同步”機制。鼓勵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拓展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利用閑置學校、幼兒園、廠房等改造成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滿足“15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支持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發展嵌入式康復輔具器具銷售和租賃網點,提供用品展示、預約使用、指導教學、售后維修、回收利用等一體化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8.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功能。依托和整合現有資源,發展街道(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或為老服務綜合體,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生活照料、康復保健、長短期托養、助餐送餐、精神慰藉、康復輔具租賃等服務。采取“機構+中心+站點”等方式,發揮優質養老機構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帶動作用,推動資源下沉,服務銜接。鼓勵和引導國有企業、社會組織、醫療機構、家政公司、物業企業等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

    9.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依托現有助餐設施、配餐中心、老年餐桌等,多渠道增加助餐服務供給。鼓勵市場化運營、黨支部領辦、多方資源支持等形式發展助餐服務,引導外賣平臺、物流企業等開展送餐服務。在優先保障老年人用餐需求的基礎上,面向社會開放,提供“全齡友好”的便民助餐服務。完善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保障,依法依規監管食品安全和食品經營活動。到2026年年底,全市城鄉社區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更加完善,多元供給格局基本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鞏固,老年人就餐便利度、滿意度明顯提升。(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10.大力開展社區助老服務。將長期照護師、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等失能老年人照護培訓納入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目錄,鼓勵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參加照護培訓等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實務培訓,不斷增強為老服務能力。發揮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機制作用,引導社區志愿者和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助力社區為老服務,鼓勵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老年人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撫慰、關系調適、社區融入等專業服務,充分利用社區慈善基金等資源為社區助老活動和項目提供支持。加強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工作,及時掌握和推動解決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面臨的生活困難和服務需求。充分發揮街道(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作用,為老年人提供法治宣傳、法律咨詢、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協助辦理法律援助手續。建立“養老顧問”制度,為老年人提供養老供需對接、服務引導、政策宣傳指導等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司法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四)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

    11.豐富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動。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等城市更新工作,在城鄉社區更新騰挪地、公共活動場地、社區公園、閑置空地建設中因地制宜配置適老化健身器材和文體器材。組建社區老年文體團隊,方便老年人就近參加各類文化體育活動。鼓勵有條件的社區進一步優化公共文化設施無障礙閱讀環境,為老年人提供有聲圖書資源和全媒體多終端學習渠道。擴增老年教育場所,引導城鄉社區與開放大學、老年大學、教育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合作設立社區老年教育學習站點。積極開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學普及、文化娛樂、智能生活、法律法規、家庭理財、代際溝通、生命尊嚴等方面的教育。支持建立多種類型的老年人學習團隊,滿足老年人自主學習的多樣化需求。(責任單位: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體育局、青島開放大學)

    12.引導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積極發展基層老年協會等基層老年人組織,鼓勵在居(村)民委員會下設老年工作委員會,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實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社區在開展與老年人相關的服務項目或活動時,主動充分聽取老年人意見,召開居(村)民代表會議時應當有老年人代表參加。積極在城鄉社區開展“銀齡行動”,培育老年志愿服務類社區社會組織,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引入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支持老年人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則,廣泛參與社區協商、移風易俗、糾紛調解、公益慈善、教科文衛等社區治理志愿服務活動。(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老干部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五)營造孝親敬老氛圍

    13.加強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宣傳教育。大力加強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應對人口老齡化。對社區老年人開展積極老齡觀教育,增強老年人的自尊、自強、自愛意識。積極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等涉老法律法規普法宣傳,增強老年人以及社區居民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意識。常態化開展防范養老詐騙和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嚴厲打擊涉老虛假宣傳、誘導消費、非法集資、強迫交易等違法犯罪行為。(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委宣傳部、市委金融辦、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14.大力打造尊老敬老社會環境。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補貼等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舉辦“敬老月”系列活動,加大對“敬老文明號”和“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宣傳報道。廣泛開展有利于促進代際互動、鄰里互助的社區活動,增強不同代際間的文化融合和社會認同。開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講座、沙龍、故事分享等活動,引導子女增強尊老、敬老意識能力,盡好家庭贍養責任。(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婦聯)

    (六)提高社區數字服務適老化水平

    15.提升智慧養老服務水平。鼓勵各區(市)將為老服務納入社區綜合管理服務智慧平臺統籌建設,拓展社區為老服務功能,幫助老年人便利獲取社區周邊服務資源。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進社區進家庭,推廣安裝智能安全監測設備,為開展居家照護、醫療診斷、健康管理等提供遠程服務及技術輔助。(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6.推動跨越數字鴻溝。通過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社區學校等城鄉老年教育學習平臺,幫助老年人學習電腦、智能手機等智能產品和智能技術的使用,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產品的技術障礙。優化為老服務類APP、小程序等客戶端適老化設計,推廣互聯網信息服務適老化界面,提升老年人數字技術使用體驗。根據老年人群體需求,指導銀行、支付機構進一步優化線上轉賬、支付、查詢等業務操作流程,鼓勵公共事業繳費、社區超市等老年人活動頻次較高、智能化水平較高的便民服務場景,保留銀行卡、現金等必要的傳統支付方式,探索接入數字人民幣支付。(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委老干部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市通信管理局、青島開放大學)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市)要充分認識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把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作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一項具體舉措,納入各區(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黨(工)委、政府(管委會)的重點工作任務,健全工作機制,加大投入保障,強化政策落實。

    (二)加強統籌協調。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老齡辦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的作用,及時解決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牽頭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認真履職,主動作為,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

    (三)加強督促保障。各區(市)要積極組織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活動,確保創建過程不走樣,創建標準不打折扣。建立健全監督機制,通過定期評估、動態管理、專項督查等方式,對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跟蹤問效。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看|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a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中文字幕国产91|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