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加快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提案
?
一、基本情況
中央工作會議強調,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建設農業強國。發展智慧農業是以科技賦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業強國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推動智慧農業建設,2024年10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的通知,對智慧農業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我市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智慧農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有力政策文件,取得了一定工作進展。但對標農業強省建設目標和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要求,在智慧農業發展領域仍存在明顯的短板弱項,距離實現農業現代化還有一定差距。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層對智慧農業缺乏系統性、全面性認識。當前基層干部和群眾對智慧農業的認識相對狹隘,大部分停留在電商網購層面,對現代化生產和儲運、流通等環節缺乏科學認識。
二是智慧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包括良種繁育水平,現代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種養設施,更為先進便捷快速的產地冷鏈倉儲、物流,以及智慧化大數據平臺等基礎硬件不足,無法為智慧農業提供發展基礎。
三是政策支持還不夠全面。針對智慧農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還不夠有力,試點性工作的探索還有待加強。
三、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體系頂層設計,向上爭取資金政策支持。農業農村局要系統謀劃智慧農業在“十五五”規劃中的目標任務,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搭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集群等融合發展平臺,積極對接融入國家級、省級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工作,開展智慧漁業、畜牧業、種植業等試點推廣工作,加快形成更多青島經驗,切實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二是強化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短板。一方面,既要立足我市農業發展現狀和政策資金實際立項目,也要瞄準未來發展方向深挖自身潛力謀發展,要結合十大民生實事和農業生產切實需要,網狀布局建設不同儲藏級別的冷鏈倉儲設施,多層級完善農產品產地物流體系建設工作,逐步提升北斗、無人機等在農機領域應用范圍,推廣各類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生產加工新模式、新技術。另一方面,要加強5G建設,研究運用新算法,探索如何提升對農業生產、風險預警和農產品銷售領域的預判能力,提升統籌協調水平。
三是充分發揮科教優勢,推進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由政府牽頭,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研學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搭建集農業生產、研究、教育、技術推廣等于一體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新高地,設立智慧農業研發專項。一方面,在良種繁育、農機智能化應用、農機減損、農藥化肥減量以及農林牧漁智能化、工廠化生產設施等方面對接科研基金項目,開展基礎性應用性研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平臺技術推廣作用,讓技術專家團隊直接對接生產一線和宣傳教育一線,全面提升科研針對性和農業生產水平,助力農民增收,以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