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別:
貴界別提出的“關于種質資源保護及育種攻關 促進良種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建議辦理情況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力度,切實增強種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現代種業發展取得明顯進步。
(一)夯實種源基礎。高質量完成全國第三次種質資源普查任務,編制青島市優異農作物種質資源名錄,新增國家級種質資源庫2個、省級3個。出臺全國首個地市級畜禽保種場管理辦法,新增1個地方特色畜禽遺傳資源-膠河黑山羊,現有國家級保種場3處、省級5處、市級8處。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建設的國家煙草種質資源庫保存煙草種質資源6223份,數量世界第一。黃海水產研究所建設的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海洋生物種質資源14萬份,數量居全球首位。
(二)加強政策護航。出臺《關于加快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及《實施細則》,制定7條種業獎補政策,每年安排財政資金1000萬元,鼓勵引導企業開展育種創新,新培育1家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2家單項冠軍企業,獎勵新品種研發企業8家。頒布國內首部全面統籌農作物、畜禽、水產、林草、農業微生物等種業領域發展的《青島市種業促進條例》,以產業促進為主要內容,固化現行政策,優化營商環境,為種業創新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三)創新財金賦能。聯合農業銀行推出種業專項信貸產品“琴島·種子貸”,貸款規模累計超8億元,為50余家種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在全國首創種業“撥改投”,設立財政領域股權投資資金“種子金”,將過去“一次性獎勵”“政策性補貼”等方式轉變為股權直投方式支持種業企業做優做強,累計投資6000萬元,聯動其他部門“撥改投”資金4800萬元,帶動社會投資8.25億元,被投企業總估值超200億元,投后增值31億元,以投代招國內2家高成長型科創企業總部遷址青島,經驗做法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全國推廣。
(四)強化育種攻關。加強科研平臺建設,鼓勵企業申報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十四五”期間新增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山東省基因編輯創新中心、山東省蔬菜砧木育種技術創新中心等市級以上科研平臺23家,獲批大豆生物育種等國家重點攻關項目4個,爭取省、市級種業科研項目62個,支持資金超1億元。新審定農作物品種33個、登記471個,蔬菜登記新品種數量連續3年全省第一。全市具有研發能力的科創類種企占比達10%,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續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強化設施管護、運行管理、人才隊伍等保障能力建設,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建設種質資源保護設施,承擔種質資源保護任務。促進種質資源共享利用。支持種質資源庫(圃)、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實施數字化改造,建立全市種質資源信息系統,鏈接各保種單位,實現資源普查收集、編目入庫、鑒定評價等信息互聯共享,及時發布可交流、交易的資源信息。
(二)打造種業領軍企業集聚高地。邀請國家種業規劃編制單位編寫青島市“十五五”種業發展規劃和青島國際種都建設方案,系統謀劃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推動青島種業更好融入全國布局,爭取更多中央資金支持和國家項目落地,同時研究制定新一輪種業發展政策。探索成立國家、省、市、區多級聯動的種業發展基金,加快培育上市企業,綁定“鏈主”企業,推動一產規模、質量雙提升。
(三)加大種業科技研發支持力度。搶占“生物技術+人工智能”育種制高點,奮力打造種業前沿技術應用中心城市。增加育種研發經費支持,在產業培育引領專項中增加現代種業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布局,加大對種質資源搜集保護任務指標要求。2025年,擬新立項實施科技惠民現代種業相關項目13項,支持資金1160萬元。在生物育種領域,新布局關鍵技術攻關項目3項,支持資金900萬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