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援助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屏障,肩負著為弱勢群體提供專業法律支持、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關鍵使命。在婚姻家庭糾紛頻發的當下,撫養權歸屬問題不僅關乎家庭和諧,更直接關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近期,李滄區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幫助未成年人小藝變更撫養權,為孩子爭取到更適宜的成長環境,生動詮釋了法律的溫情與力量。
2022年1月,小藝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約定小藝由母親撫養,父親每月支付撫養費1200元。雙方離婚后,母親不愿撫養,因此小藝一直跟隨父親生活。后來,父親也曾起訴變更撫養關系,但因小藝當時正處于考試的關鍵階段,為避免此事讓其產生情緒波動受到影響,故撤回起訴。時至今日小藝一直跟隨父親生活,母親既未支付撫養費,也未進行探望。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生活開銷也越來越多,這讓收入不高的父親犯難,于是找到李滄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
考慮到本案涉及未成年人撫養問題,中心第一時間開辟了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經核查,小藝及其父親符合《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公民為維護自身權益,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條件,并由其自主點援了山東政文律師事務所蘇冰律師、江雨律師承辦。
律師接到指派后,多次進行約見,全面了解案件細節。經過深入溝通得知:雙方離婚后,小藝便一直跟隨父親生活,其母親也曾表示愿意將撫養權交出,但未達成書面協議也未支付撫養費。為了切實保護受援人權益,還原本案的撫養事實,律師收集了小藝父親的收入流水及社保證明、與小藝母親的微信聊天記錄、公租房租金收據等證據,以此證明小藝父親有穩定收入具備撫養能力以及小藝的生活開支等情況。準備好立案材料后,律師第一時間幫助受援人進行網上立案。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避免因變更撫養關系對孩子造成傷害,律師制定了“調解為主、訴訟為輔”的策略,站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角度為雙方當事人進行全流程調解,并結合《民法典》第1067條以及相關司法解釋,充分釋法說理,講明案件事實以及法律關系,積極為受援人爭取合法權益。最終,在律師的不懈努力下,庭審中,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小藝由其父親撫養,母親每月支付撫養費500元。至此,本案得以圓滿解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茁壯成長創造有利條件。”本案中,區法律援助中心第一時間為受援人開辟了法律援助綠色通道,通過法律援助律師團隊的迅速介入,幫助小藝及其父親精準收集案件的關鍵證據,并通過調解的方式成功變更了小藝的撫養權,為其爭取到一個穩定、健康的成長環境,充分體現了法律援助在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重要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