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監獄全面踐行“大教育”理念,深入推進“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文化創新賦能改造”的教育新模式,與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打造傳統文化大課堂,探索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能服刑人員本質改造。
?
革新傳統文化教育課程體系
?
立足“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單位”亮點特色,緊扣“四個講清楚”重要指示,聯合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創新設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教研室,對傳統文化課程進行現代化重構,開設“崇德尚法”專題課、“家庭倫理與社會關系修復”課程、名著解析課等,將傳統典籍中優秀精神內涵轉化為服刑人員能理解、易吸收、可踐行的思想指引和實踐參考,提升教育實效。
?
推進教育教學“個性化”建設
?
課程設置緊密結合罪犯特點,針對財產型服刑人員重點開展“義利之辨”教育,對暴力型服刑人員開展防范打架斗毆專題教育課程,建立“學習——反思——實踐”閉環機制,促進服刑人員積極、文明、扎實改造,犯群行為規范達標率較以往提升32%,主動申請心理輔導和法律咨詢的人數增長40%。
?
豐富文化教育形式內容
?
編印發放優秀傳統文化“口袋書”,結合重要活動、節慶假日等節點,廣泛開展集體沉浸式朗誦、情景劇展演、認罪悔罪主題演講等文化教育活動,將“仁者愛人”“禮之用,和為貴”等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髓融入教育矯治內容,與青島市民盟“黃絲帶”組織聯合成立涉服刑人員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推動形成“人人和氣、監區和美、監獄和諧”的濃厚改造氛圍。
?
暢通社會化開放辦學渠道
?
深化“開門辦教育”理念,主動對接青島市社會主義學院、青島市民盟等社會團體的專家智庫,構建起“專家學者+高校教師+監獄警察+社會志愿者”的多元師資體系,逐步開設傳統書畫創作、烙畫、剪紙、雕刻、膠東秧歌等傳統文化技藝課程,合作開展教學研討、教材編制、數字化教育平臺建設等工作,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教育改造的生動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