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虧了惠企法律服務團隊的幫忙,這18萬元的補助穩穩拿到手了。”近日,青島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一開始得知企業可以申領補助時,他有些犯難,怕材料準備得不對,忙活半天白費勁。“惠企律師特別上心,把政策條文掰開揉碎了給我們講解,手把手帶我們申報,真是給企業發展添了一把力。”該負責人說道。
這份“真金白銀”的法治獲得感,源于西海岸新區緊扣“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這一主題,精心打造的“法惠企航·益企向未來”服務品牌。三年來,西海岸新區依托該服務品牌,持續開展惠企法律服務團隊進企業活動,以專業惠企業、以法治護發展,為企業提供惠企政策、法律咨詢、合規建設等服務,構建起“全周期”響應企業法治需求的服務鏈條,不斷為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 ? 從“紙上”到“賬上”,政策紅利精準落袋
“18萬元補助到賬的那一刻,我們特別開心!”青島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說。原來,這家以遠洋捕撈為主業的企業,正面臨資源開發成本攀升的壓力,18萬元的“遠洋自捕水產品回運補助”,如同一場“及時雨”。
這場“及時雨”的降臨,源于西海岸新區惠企法律服務團隊的精準對接。今年初,該企業新增遠洋捕撈船只,并計劃將部分自捕水產品運回國內加工銷售。可就在此時,企業負責人卻看著相關申領補助政策文件犯了難:“不知道自己能領多少,也怕材料準備不對會耽誤事。”
西海岸新區惠企法律服務團隊找上門時,企業負責人起初還有些猶豫。沒想到,惠企律師不僅逐字逐句解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關于支持海洋產業強鏈補鏈的若干政策》,還結合企業遠洋作業特點,算出了“實際回運量每噸補助200元”的明白賬。
但申報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企業原定的回運航線和靠港計劃,沒考慮到政策申報截止日期,跨部門協調稍有耽擱就可能錯過時機;企業準備的漁撈日志、生產年報等材料,格式混亂不說,還存在關鍵文件缺失等問題。“時間不等人,咱們重新規劃。”西海岸新區惠企法律服務團隊律師當即拿出解決方案:協調多方力量,重新規劃運回航線,將原定靠港時間提前1周,為材料準備騰出緩沖期;實施清單化管理,梳理政策申報要求,向企業提供材料準備清單及標準化模板;實現跨部門協同聯動,協調企業生產、財務、物流等部門加速材料收集,明確分工任務。
當企業拿著規范完整的申請報告完成提交后,惠企律師又全程跟進審核進度,及時回應疑問。最終,18萬元補助按時到賬。
打造“服務綠色通道”,技術轉化“加速度”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但知識產權轉化的“中梗阻”常讓企業犯難。
青島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升級污水檢測處理設備時,就遭遇了這樣的困境:企業急需多項外部專利技術突破瓶頸,但傳統專利許可模式要先支付高額費用,且要花長時間開展技術談判,根本趕不上3個月的項目工期。
西海岸新區惠企法律服務團隊了解情況后,為企業帶來了好消息:“可以試試‘先使用后付費’。”
惠企律師深入解讀《青島市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十條措施》中“先使用后付費”制度要義,為企業量身設計了彈性合作路徑:依托青島市產權交易所搭建“先使用后付費”專項交易通道,將科研機構閑置專利與企業技術需求精準嫁接,通過約定采取“零門檻費+階段性支付+收入提成”的方式,支付使用費用。這一合作方式,既緩解了企業前期的資金壓力,又為項目推進爭取了寶貴時間。
為幫助企業找到匹配的專利技術,惠企律師系統梳理駐青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利資源池,圍繞企業設備升級的技術參數定向篩選。經過多輪技術論證和法律狀態核查,鎖定符合項目需求的專利集群供企業比對。企業組織技術人員迅速啟動專利實施可行性評估,并依托青島市產權交易所搭建“先使用后付費”專項交易通道,獲得了6項光譜分析核心專利許可并順利投入應用。
此外,西海岸新區惠企法律服務團隊還為企業量身打造了知識產權合規體系,從項目立項到產品上市,每個環節都嵌入知識產權風控節點,形成覆蓋“立項-研發-采購-上市”全鏈條的知產管控體系,為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轉化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惠企法律服務團隊以“政策工具精準適配-專利資源定向供給-合規機制全鏈嵌入”為服務路徑,通過制度創新破解“技術不敢用、成果轉不動”的轉化困境。如今,在西海岸新區,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正通過這樣的“法律服務綠色通道”,讓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力。? ? ? 定紛止爭解心結,護航企業行穩致遠
今年3月,青島某科技有限公司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陷入危機——持股58%的控股股東兼總經理因病去世且未立遺囑,多名法定繼承人對股權分配各執一詞,智能生產線采購項目被迫停滯,企業上下人心浮動。
惠企法律服務團隊第一時間介入,經過全面調查分析,敏銳地意識到:若股權平均分配,極易形成“決策卡殼”的僵局,影響企業運營。為此,該團隊在完成全面法律盡調并識別出股權繼承核心風險后,組織召開家族協調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民法典繼承編“必留份”制度,讓非直系繼承人明白自身權益邊界,為化解對抗情緒打下基礎。同時,拿出《股權繼承法律意見書》,明確三條原則:股東資格須經股東會表決;較大股東簽署《一致行動協議》保障決策效率;嚴格限定退股主張須符合公司法第七十四條法定回購情形。經過多輪溝通,最終各方達成共識,簽署《繼承和解協議》。
隨后,在惠企律師的協助下,企業在公司章程中新增“股東資格繼承特別條款”,明確規定繼承人須經其他股東2/3多數表決通過,方可取得股東資格。同時設立“股權池制度”,用于未來激勵及應急回購需求。編制的《股東變故應急手冊》里,“繼承事件響應流程圖”“股東會僵局破解七步法”等實用工具一目了然,讓企業遇到類似問題時有章可循;在面向全體股東和高管的“公司治理專題培訓”上,“模擬股東會表決”的實戰演練,讓大家對公司決策規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惠企法律服務團隊以“制度為盾、合規為矛、人才為基”的立體化布局,為企業構筑起既能抵御風險又可靈活應變的現代公司治理制度。
如今,在西海岸新區,“法惠企航·益企向未來”服務品牌已成為企業心中越來越可靠的法治品牌。從政策紅利的精準送達,到發展風險的有效化解,西海岸新區惠企法律服務團隊將法律服務的觸角精準延伸至企業,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法治動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