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五年行動計劃
(2021—2025年)
2006年,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經過十五年的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深受國內外的好評,形成了持續向上、不斷向好的發展態勢,為青少年強壯健康體魄、塑造良好品格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青島市“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做出了應有貢獻。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青島市“十四五”規劃提出:發展帆船等特色海上體育項目,辦好青島國際帆船周·海洋節和遠東杯帆船賽,建設“帆船之都”。
為實現“十四五”目標,推動新時期我市青少年帆船運動發展,打造“體教融合”典范,發揮體育立德樹人、承載中國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2021-2025年將實施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第四個五年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傳承奧運精神,不斷完善“四個體系”建設,創新普及培訓模式,突破發展瓶頸,擴大區市覆蓋面,讓更多的青少年更好地感受帆船運動的魅力、享受帆船運動發展的紅利,為“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設,為推動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實現新突破做出貢獻。
二、目標進度
對標世界發達帆船城市,結合我市優勢特點,全面提升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水平,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實施精細化管理,推動帆船培訓科學化、專業化水平再上新臺階。全力推廣普及青少年帆船運動,推進我市教育平衡,爭取實現帆船運動行政區市全覆蓋,在大中小學校建立帆船特色學校132所,每年帆船海上實操培訓人數達到2500人,帆船運動知識學習人數達到2.2萬人,舉辦各類帆船比賽10次,參賽人數達到1200人次,將青島打造成為我國青少年帆船運動的搖籃,助推“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設。
實施時間: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分三個階段。
啟動階段: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啟動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第四個五年行動計劃,出臺政策舉措。
推廣階段: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逐步實施改進的政策舉措,及時修正調整。
成熟階段: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改革創新辦法落實到位,帆船普及日趨完善。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
帆船特色學校數量 |
114 |
120 |
125 |
128 |
132 |
海上實操培訓人數 |
1700 |
2000 |
2150 |
2300 |
2500 |
帆船知識學習人數 |
1.6萬 |
1.7萬 |
1.9萬 |
2.1萬 |
2.2萬 |
帆船比賽數量 |
5 |
7 |
8 |
9 |
10 |
參賽人數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200 |
三、主題口號
傳承奧運 揚帆青島 千帆競發 駛向未來
四、工作重點
(一)研究制定政策辦法,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
在《青島市帆船特色學校標準》《青島市帆船特色示范學校標準》的基礎上,研究出臺《青島市帆船特色學校考核辦法》《青島市帆船特色示范學??己宿k法》,細化考核規范和具體措施,并與區市教體局考核相結合,每年進行考核打分,作為考核依據。每個五年周期對帆船特色學校、帆船特色示范學校進行調整,施行能上能下的動態化管理,推動帆船特色學校管理更加科學、更加規范、更加有效。修訂《青島市青少年帆船基本能力等級標準》,改進帆船等級考核辦法,逐步實現帆船培訓、實操考核、競賽成績相結合的評定模式,精準分層授予證書,更好地發揮等級評定的激勵引導作用,推動帆船培訓更加規范有效,發揮青少年帆船人才隊伍建設指揮棒作用。
(二)創新帆船培訓模式,建立完善競賽體系
探索創造青少年帆船培訓新模式。以暑期集中培訓為主體,周末自由報名為補充,逐步推動兩者均衡發展,并為非帆船特色學校學生創造參與帆船運動機會,實現全年開展帆船培訓,培訓數量、質量雙提升的良好效果。依托青島國際OP帆船營,組織尚未具備帆船海上實操培訓條件的區市學生參加帆船培訓,助推教育平衡。建立以帆船俱樂部聯賽、“校長杯”、“區長杯”、“市長杯”、精英賽、錦標賽等賽事為一體的金字塔式賽事體系,讓初學者逐步進階、高水平運動員切磋提升,呈現出青少年賽事多樣化的蓬勃發展局面。不斷創新豐富市青少年帆船知識競賽形式、豐富競賽內容,推動各區市、學校、俱樂部和社會團體積極開展初賽預賽,實現帆船比賽和知識競賽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廣泛參與的良好格局。
(三)提升知識普及程度,不斷夯實帆船基礎
推動市帆船知識進課堂活動不斷走向深入。進一步規范課程大綱、教學內容,全面推廣使用《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系列教材——帆船》配套動漫課件,努力實現帆船教練員走進學校開展帆船知識教學為引領,體育教師開展帆船課、帆船社團為基礎的帆船知識普及模式,進一步提升宣傳力度、擴大帆船知識普及覆蓋面,讓各區市學生均有機會學習帆船知識,提升青少年帆船參與熱情動力。不斷完善教學訓練人才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模式,改進培訓方法,定期開展體育教師、教練員不同層次培訓班,讓更多的教師掌握帆船基礎知識、駕駛技能,讓教練員提升理論課教學能力,更好地發揮指導學生駕馭帆船的輔導作用。
(四)不斷推進帆船設施建設,完善場地保障水平
依托《青島市帆船事業和“帆船之都”品牌發展十年規劃》(2019-2028年),加速完善帆船基礎設施,發揮奧帆中心的競賽服務和帆船普及功能。加強公益性帆船基礎設施建設,依托規劃碼頭,適時選址建設“帆船之都”青島全球品牌推廣中心;做到公益性碼頭設施與群眾身邊中小型碼頭設施同步規劃建設,形成以奧帆中心為龍頭、布局合理、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帆船運動基礎設施群。購置帆船船只器材,保障帆船賽事和公益性訓練需求。
(五)加強帆船教學培訓指導,打造帆船人才發展路徑
召集青少年帆船專家、教學專家,研究改進帆船培訓辦法、培訓方案、培訓內容,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帆船實操培訓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根據課程反饋情況,研究完善帆船知識進課堂教學內容、培訓課件,提升教學水平,使帆船專業知識和課堂教學更好結合,激發青少年學習帆船熱情。鼓勵支持帆船俱樂部完善帆船課程建設,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提高組織帆船教學培訓和救生培訓質量,提升教練員業務能力;鼓勵支持高等院校、高中將帆船特長生納入體育特長生招生行列,拓展我市優秀青少年帆船人才升學途徑;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大專院校和職業學校開設帆船相關專業,制定優秀青少年帆船人才招生政策。鼓勵支持各區市成立區帆船隊、在青高校及帆船特色學校成立校帆船隊,為區帆船隊、在青高校提供訓練場地,形成進校園入門、俱樂部提高、區隊強化、市隊專業化的青少年帆船后備人才梯隊發展體系。
(六)增強國內外互動,廣泛開展帆船交流活動
走出去請進來,豐富交流內容。根據疫情發展和國家出入境管理政策情況,在保持與國內外帆船組織聯系的同時,逐步恢復青少年國內外帆船交流,擴展青少年視野,提升青少年交流國際化水平。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支持區市或表現優秀的帆船特色學校組隊,參加國內外帆船賽事或培訓,提升帆船能力,增進文化交流。根據青少年培訓實際需要,及時調整青島國際OP帆船營暨帆船賽的訓練競賽模式,將賽事納入國際OP級別協會年度賽歷,不斷提升賽事品牌國際影響力。
(七)加強宣傳力度,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帆船進校園活動開展
市、區(市)兩級管理部門采取政府支持、購買帆船培訓服務與帆船俱樂部公益參與等方式,推動帆船普及培訓與市場化帆船活動相適應,相互促進增長的發展機制,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及手機自媒體等手段,加強青少年帆船普及工作新聞宣傳力度,總結交流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營造全社會關注、各級各方重視和支持帆船運動的良好氛圍。
五、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青島市體育局、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市財政局
承辦單位:青島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青島市帆船運動管理中心)、青島市帆船帆板(艇)運動協會、各區(市)教體局、體育(發展)中心、在青高校
技術支持單位:國家體育總局青島航校、山東省青島體育訓練中心、黃島區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五月風帆船運動俱樂部、青島膠州灣帆船運動俱樂部、青島海燕帆船摩托艇運動俱樂部、銀海帆船運動俱樂部、飛魚帆船俱樂部、高新區帆船帆板運動俱樂部、海之帆帆船帆板俱樂部、青島睿航帆板運動俱樂部、青島風之帆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各區(市)教體局、體育(發展)中心指定的相關單位。
繼續保持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青島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青島市帆船運動管理中心)。
六、職責分工
青島市體育局負責牽頭協調帆船進校園活動整體開展,培養選拔青少年帆船運動后備人才。
青島市教育局負責協調各帆船特色學校及學生積極參與帆船進校園活動的各項活動;組織校園內的各項帆船活動;負責帆船特長生招生計劃的實施。
青島市財政局負責為帆船進校園活動提供經費保障。
青島市帆船帆板(艇)運動協會給予技術支持和賽事活動保障。
各相關區(市)政府負責各區(市)帆船進校園活動的具體實施、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區帆船隊建設、所屬帆船特色學校帆船教學課程設置及特長生招生計劃落實等。
各技術支持單位負責提供帆船訓練場地、帆船存放、知識講座、教學師資和技能培訓等。
附件:青島市帆船運動特色學校名單
附件
青島市帆船運動特色學校名單
大學(5)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市教育局局屬學校(13)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山東省青島三十七中、山東省青島三十九中、山東省青島五十八中、青島外事服務學校、青島交通職業學校、青島商務學校、青島電子學校、青島海運職業技術學校、青島實驗初級中學、青島大學附屬中學。
市南區(22)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六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一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七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九中學、青島嘉峪關學校、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青島德縣路小學、青島金門路小學、青島南京路小學、青島市實驗小學、青島鎮江路小學、青島寧夏路小學、青島香港路小學、青島貴州路小學、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青島基隆路小學、青島天山小學、青島太平路小學、青島文登路小學、青島銀海學校、青島大學路小學、青島福林小學。
市北區(29)
山東省青島第四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三十四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二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四十四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三中學、青島市北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五中學、青島長沙路小學、青島四方實驗小學、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青島敦化路小學、青島嘉定路小學、青島富源路小學、青島南仲家洼小學、青島鞍山二路小學、青島北仲路第二小學、青島北仲路第一小學、青島杭州路小學、青島陵縣路小學、青島淮陽路小學、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青島壽光路小學、青島臺東六路小學、青島宜陽路小學、青島重慶路第二小學、青島同安路小學、青島遼源路小學、青島立新小學。
李滄區(12)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山東省青島滄口學校、青島北山小學、青島滄海路小學、青島浮山路小學、青島李滄路小學、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小學、青島永安路小學、青島永寧路小學、青島遵義路小學、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
嶗山區(7)
青島市嶗山區第三中學、青島市嶗山區第六中學、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學校、青島市嶗山區浮山小學、青島市嶗山區石老人小學、青島市嶗山區中韓小學、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小學。
西海岸新區(9)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中學、青島西海岸新區育才初級中學、青島西海岸新區實驗初級中學、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初級中學、青島西海岸新區鳳凰島小學、青島西海岸新區珠江路小學、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小學、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衛小學、青島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
即墨區(4)
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中心小學、青島市即墨區溫泉皋虞小學、
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中心小學、青島市即墨區溫泉中心小學。
城陽區(10)
青島市城陽區實驗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青島城陽附屬學校、青島市城陽區白云山學校、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小學、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小水小學、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青島市城陽區實驗小學、青島市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紅島中心小學、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匯海小學。
膠州市(3)
膠州市第二中學、膠州市第六實驗小學、山東師范大學瑞華實驗小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