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秋高氣爽、葉紅鷗翔,正是走到室外、擁抱自然的好時節。近日,有好消息傳來——青島市海上戶外運動目的地成功入選國家“第一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地區名單”,將獲得更加精準的支持和賦能,為推動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打樣”。“玩海”,青島人有N種打開方式;“玩嗨”,是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掀起的藍色狂歡。乘著“戶外運動”的風,青島的“海上舞臺”將解鎖更多可能。
一、“玩海”,早已不止“洗海澡”
青島人與海,是朝暮相伴的默契,是刻在血脈里的共生。而海上戶外運動,則是這份聯結最鮮活的注腳。“海養人”的生動印證。近年來,青島“巧克力大爺”因常年堅持海中游泳、沙灘排球運動,以一身古銅色皮膚和見義勇為走紅網絡,渾身洋溢著被大海滋養的蓬勃生命力和正能量。如今的青島海邊,沙灘足球、排球,沙灘飛盤等運動項目愈發火熱,不僅成為人們強身健體的尋常生活,更吸引不少國際賽事落地生根,讓“玩海”多了分專業范兒。“人戀海”的松弛表達。在海上戶外運動中,昔日被戲稱為“老頭樂”的海釣,早已逆襲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近日,青島市海釣公開賽、青島之夏海釣精英(刀、鲅)挑戰賽等賽事接連上演。數據顯示,青島本土釣友已逾20萬人,較三年前增長了一倍左右。一根魚竿憑海臨風:海釣,既要摸透海洋脾氣,又能磨練自己耐心,這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松弛感,讓更多人找到愛上大海的理由。海釣釣友在青島釣場滿載而歸“人與海”的浪漫共振。作為海內外聞名的“帆船之都”,青島海上戶外運動的“硬核”擔當,自然當屬帆船運動。帆船運動展現的是人與大海以風為媒、默契協作的共生,演繹著一場場雙向奔赴的浪漫。龍骨型帆船是多人配合下的破浪前行,穩向板型帆船是單人或雙人與風浪對話的靈動起舞,帆板是更具挑戰性的海上運動,全憑個人感知風的方向、浪的節奏。而在岸邊漫行、跑步,伸腰、踢腿,同樣藏著青島人“玩海”的自在愜意,勾勒出一幅幅人海相融的鮮活“動圖”。
二、“逐海”,運動達人“新天地”
青島市海上戶外運動目的地此番“晉級”,離不開“海”與“戶外運動”的相互成就,更藏著城市與潮流的精準契合。——“海上基地”,百年港城描繪“別樣藍”。“青島棧橋海鷗大食堂又開張了”“第一批海鷗已抵達青島”……近日,青島海面又見海鷗飛,相關話題再登熱搜。海鷗,是這座城市藍調底色上的靈動音符。持續31年的“挽留海鷗行動”,吸引了無以計數的人們置身戶外,親近自然。這是浩浩蕩蕩的運動大軍,也是蔚藍海岸線上最溫馨的風景。因海而生的青島天賦異稟:1.17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882.92公里的海岸線、120座星羅棋布的島嶼,以及“世界最美海灣”的加持,在溫帶季風氣候的溫潤中,一年中超過280天都是海上運動“黃金期”,為“玩海”提供了絕佳舞臺。天然“家底”殷實,人也格外努力。作為中國帆船運動重要發源地,2008年奧帆賽的舉辦讓青島“帆船之都”的美譽響徹全球。如今,這里年均舉辦15項國際國內帆船賽事,是亞洲引入國際帆船賽事最多的城市;青島國際海洋節、國際海洋體育大會等自主品牌節會賽事蓬勃發展,讓“逐海”運動更具專業度與影響力。——“戶外風潮”,水上運動“掀波瀾”。最新發布的《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4-2025)》顯示,我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突破4億人。其中,中青年群體成為消費主力,冰雪、山地、水上項目參與度較高。原本“專業”“高端”的水上運動,正越來越平民化,越來越“接地氣”。很多網友在社交平臺曬起了“漂在湖中央的自己”——槳板、皮劃艇等水上運動,正成為爆火的戶外項目。2025中國槳板俱樂部聯賽(青島站)比賽現場 王雷 攝有分析認為,槳板等時尚水上運動的興起,既因“出片好看”的顏值優勢,更契合了人們對健康、自由、高性價比體驗的多重期待。海上玩槳板,常被視為這一運動的“Plus版”。今年夏天,2025中國槳板俱樂部聯賽(青島站)等賽事的舉辦,既打開了“逐海”新姿勢,也讓這片海成為新潮水上運動的新天地。
三、“玩嗨”,吸引更多“弄潮兒”
近年來,我國戶外運動需求快速增長,正從“小眾愛好”向“生活方式”轉變,戶外經濟溢出效應持續顯現。同時,戶外運動對自然條件、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賽事組織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入選“第一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地區名單”后,青島如何進一步拓展海上戶外運動的發展空間,吸引更多“逐海弄潮兒”?比如,面對“興趣分化”,讓運動體驗“場景化”。有分析指出,2025年的戶外運動行業正加速邁入“場景深耕”時代。在小紅書上,匹克球、槳板等新興場景的筆記內容數量猛增。現實中,與各類場景相結合的地方戶外運動屢屢“出圈”。如上海崇明區漫嶼營地推出“槳板追光”“劃船看夕陽”等限定路線,結合夏日限定觀鳥、田園風光等生態場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在青島的小管島周邊海域,多種海上運動項目齊發;正在打造的竹岔島群景區,將瞄準浪漫度假、藝術潮創、休閑運動等功能方向發力……小管島開啟海上運動新體驗
海上戶外運動正在展現更大想象力。未來,青島將進一步推動海上戶外運動與海島、膠州灣大橋等文旅IP深度融合,打造“海釣+海島觀光”“槳板+親子度假”等特色體驗,讓運動成為串聯風景與文化的沉浸式載體,帶動文旅、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比如,放大“帆船IP”,讓船、板、艇等“大眾化”。如今,帆船運動早已融入青島的城市基因,未來,青島將持續延長帆船產業鏈,依托浮山灣、膠州灣、唐島灣打造國際一流帆船基礎設施群。緊跟槳板等時尚水上運動的熱潮,青島正以“帆船IP”為核心,大力培育多元化海上運動項目,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逐海陣營”。通過打造時尚體育節、潮流體育聯賽等自主品牌活動,青島將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消費動能,在擦亮“體育名城”名片的同時,讓帆船、槳板、水上摩托艇等海上運動加速走進大眾生活。比如,構建“新生態”,讓運動格局“立體化”。戶外運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協同布局。云南省八地聯動,構建起“大理核心引領、全域協同聯動”的立體格局;長沙以黑麋峰為重點,精心建設了一條“體育+文旅+生態”融合的戶外運動走廊……青島規劃“一帶三核五基地”的戶外運動空間布局
獨木不成林,青島規劃“一帶三核五基地”的戶外運動空間布局,加快構建以濱海運動為主、陸上運動為輔的多項目融合發展格局,為海上戶外運動產業聚合發展搭起了清晰框架。當“戶外運動”遇上“海”,“一定要到青島去”就有了一份更充分的理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