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持續鞏固我市重點寄生蟲病防治成效,全面推進重點寄生蟲病的控制與消除進程,降低寄生蟲病危害,依據山東省疾控局等部門印發的《山東省瘧疾等重點寄生蟲病綜合防治實施方案(2024-2030年)》,市衛生健康委等17部門于2025年3月19日聯合印發《青島市瘧疾等重點寄生蟲病綜合防治實施方案(2025-2030年)》(后簡稱《方案》)。
一、背景情況
寄生蟲病是危害人體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我市雖然自2017年起至今無本地原發瘧疾病例報告,本土瘧疾傳播得到阻斷,但境外輸入病例仍有報告,面臨境外瘧疾輸入以及輸入后再傳播的風險。為優化重點寄生蟲病控制和消除的保障機制,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將寄生蟲病的危害降到最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支撐環境,特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依據
《方案》制定主要依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國包蟲病等重點寄生蟲病綜合防治實施方案(2024—2030年)》、《山東省瘧疾等重點寄生蟲病綜合防治實施方案(2024-2030年)》等方案綱要。
三、主要內容
《方案》在總體目標、防治策略、重點任務等方面與國家及省級規劃保持高度一致,以“防止輸入再傳播、控制流行、降低新發再發風險”為核心,體現了“統一規劃、分級實施”的原則。到2030年,要提升診療和調查處置能力、保持瘧疾無本地傳播、控制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生蟲病流行、降低再發寄生蟲病傳播風險。《方案》針對不同類型的寄生蟲病,提出了相應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并突出青島特色。
1.輸入性瘧疾風險防控精準化
青島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和國際港口,輸入性瘧疾風險較高。方案特別強調,要加強對境外往來人員尤其是中緬邊境、非洲等高流行區人員的篩查,加強口岸、邊檢、文旅等部門的信息共享,落實“1-3-7”疫情處置規范,強化應急響應。
2.突出本地化目標與指標
提出完成土源性線蟲病傳播控制與阻斷評估監測任務的具體目標;提升瘧疾檢測能力,推動市級診斷實驗室建設,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具備鏡檢和免疫學檢測能力。
3.注重能力建設與人才培訓
明確提出為每個區市培養至少1名瘧原蟲鏡檢高級人才;加強市級瘧疾診斷實驗室和定點醫院建設,提升重癥救治能力;依托四級鏡檢網絡(省-市-區-街鎮)開展發熱病人血檢。
4.強化多部門協作機制
聚焦于本地實際需求,創新性的將海洋發展局、水務管理局等部門納入防控協同機制成員單位,聯合17個部門制定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如海關、邊檢負責出入境人員篩查,農業農村局負責養殖環境管理等。
5.注重科學研究和信息化支撐
鼓勵開展新發再發寄生蟲病的病原學、傳播機制、藥物耐藥性等研究;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加強風險識別與預警,體現智慧防治理念。
四、組織實施
方案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并提出了組織保障、工作保障、能力建設和指導評估等方面的要求,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方案》附帶三個附件,分別列出了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土源性線蟲病傳播控制與阻斷、土源性線蟲病和食源性寄生蟲病防治的主要工作指標清單,為評估防治效果提供了依據。
《方案》的實施將有效降低青島市瘧疾等重點寄生蟲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建設健康青島貢獻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