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數字青島建設”等各項決策部署,緊密圍繞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各項目標任務,堅持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改革創新,以更實的舉措推進審批提質增效,以更嚴的標準狠抓工作落實。上半年,全市各級行政審批大廳共辦理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439萬余件,其中網上辦件量242萬余件;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項目1291個,同比增加8.95%,合同金額1741.72億元,同比增加73.62%;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業務11.61萬件,其中企業設立登記網上全程電子化辦理率達93%以上;完成公共資源交易項目3429個,交易額1079.93億元,節約財政性資金56.95億元。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抓好黨的建設工作
一是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通過聘請專家授課、組織副處長以上黨員領導干部開展集中學習等形式,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在青島市民中心建成青島市首家黨史學習教育陣地和市民中心黨建陣地宣傳長廊,打造黨史學習教育“3分鐘學習圈”。深入開展“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落地見效。
二是全面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半年,共召開局黨組會議20次,組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8次。堅持以組織建設為基礎,開展“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合格支部、過硬支部、示范支部”三級聯創工作。成立中共青島市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總支部委員會,切實筑牢戰斗堡壘。充分發揮青年團作用,創辦“青審小學堂”學習交流平臺。
三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定局黨組2021年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方案。貫徹落實市紀委監委“護航項目落地”工作要求,對重點業務處室和關鍵崗位進行廉政談話提醒,對18名新進人員進行廉政談話,將作風建設抓常抓細。上半年,局黨組集體研究“三重一大”事項21項,開展全局性監督檢查6次,采用“第一種形態”談話2人,組織黨員干部收看《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山東正風肅紀反腐2020》等多部警示教育片,組織撰寫警示教育觀后體會,筑牢隊伍思想防線。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
(二)以“數字化”建設為依托,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一是開啟智能審批新模式。升級智能審批平臺,在原有手機端、PC端智能辦理基礎上,與覆蓋全市所有鎮(街)的自助終端深度融合,為企業群眾提供智能審批自助辦理服務。上半年,22個領域、401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7*24小時”智慧自助服務。
二是優化數字化開辦企業服務體系。依托“青島市企業開辦智能一體化平臺”,在全省率先建成住所核驗系統,實現不動產登記信息自動比對、自動生成。會同市市場監管局與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合作共建“股易通”平臺,進一步破解融資難題。聯合市場監管局印發《青島市集中辦公區登記管理細則》,強化對“一址多照”登記的風險防控。
三是擴展“一碼通城”應用場景。加快推進“一碼通城”服務平臺與通用審批平臺互聯互通,實現“電子兩證”“青島碼”在政務服務領域應用。在微信端上線“掃碼亮證”功能,PC端上線“電子證照專區”,提供電子證照認領指南查詢、電子證照管理和下載等服務。上半年,已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86個領域簽發電子證照4922張。
四是推行水路運輸領域政務服務標準化數字化改革。會同市交通運輸局、市大數據管理局、青島海事局等部門發布《國內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政務服務工作規范》《船舶營業運輸證配發政務服務工作規范》,大力推行無紙標準化申報、全程智能化辦理、企業電子化亮證,以“標準引領規范,數字賦能審批”,全力服務我市水路運輸行業發展。
五是以數字化賦能公共資源交易。起草《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2021年版)》,并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首次明確各子事項的行政監督部門,進一步規范我市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監管工作,推進平臺之外無交易。開發建設“掌上開標”和專家“云簽認證”系統,加快數字證書(CA)在移動端的應用。實現政府采購項目全方式“雙網雙系統融合”。
(三)以“一體化”發展為導向,深入推進審批提質增效
一是持續深化“一門”“一窗”改革,推進審批場所“一體化”。以市民中心為總抓手,在市民中心開展“政務服務品質提升年”活動,出臺系列配套舉措,不斷完善運行機制,持續提升市民中心服務效能。通過“運行規范管理”“改革提質增效”“服務優化升級”“品質服務護航”四大行動,轉變工作作風、完善政務服務體系,打造政務服務“青島品質”。探索實施更深層次的“一窗受理”,在膠州市、城陽區初步實現區(市)鎮(街)兩級跨層級“一窗受理”,市級與市南區兩級跨層級收件。
二是持續拓展“一事全辦”“一業一證”場景,推進審批環節“一體化”。作為今年市辦實事項目,我局組建了“一事全辦”工作推進專班并上線“一事全辦”2.0版系統,實現便利店等高頻行業審批全流程網上流轉,共梳理“一事全辦”高頻主題77個。上半年,累計推出“一事全辦”服務主題900余項,“一業一證”指導目錄50項,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3500余張。
三是深入推行“跨域通辦”,推進審批事項“一體化”。在各級政務大廳設置“異地通辦”專窗,在自助終端開發“跨省通辦、全省通辦”專區,篩選部分事項實現跨市、跨省區域通辦。與上海市松江區對接,依托AI智能一體化平臺梳理出4項事項清單,加快實現第一批“跨域通辦”事項上線試運行。印發《膠東半島城市群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操作規程(試行)》,進一步助推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上半年,四市的私營有限公司設立登記、導游證核發等70項政務服務事項均可在我市辦理。
(四)以“極簡化”體驗為目標,不斷優化服務模式
一是審批流程“極簡”。堅持以改革創新為立局之本,今年,制定了41項年度改革創新任務清單,深入推進審批流程再造,將審批流程進一步精簡優化。
二是審批材料“極簡”。穩妥推進“告知承諾制審批”,對全局所有行政許可及關聯事項的法定要件進行梳理,發布第一批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涉及身份證、營業執照等74項企業群眾在政務服務過程中的高頻證明事項。利用“告知承諾+數據共享+區塊鏈”方式,在全國率先推行施工許可“零材料”申報,中車四方智匯港一期項目成為全國首個通過“零材料”申報獲批施工許可證的項目。
三是審批時限“極簡”。持續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在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建成手機端移動審批平臺,實現建設項目審批“掌上辦”。推出服務“項目落地年”助力重點項目快審批快落地的15條舉措,創新推出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服務,推行“聯合驗收+驗收即拿證”審批新模式,切實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上半年,為全市210余個建設項目提供竣工聯合驗收服務,平均每個項目節約竣工驗收時間30個工作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市行政審批局將繼續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打好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在更大的范圍尋找坐標、以更大的決心抓流程再造、以更大的力度抓工作落實。
(一)深化制度創新,推進流程再造
借鑒工業互聯網思維模式,以提高協同性為指引,加快行政審批各業務系統流程再造,提升內部運轉效能。深入開展“工賦青島”專項行動,加快推進海爾卡奧斯平臺與通用審批、企業開辦、工程項目建設等平臺的互聯互通。
(二)聚焦技術創新,打造“審批智腦”
一是啟動“數字審批”。對審批業務檔案實行全程數字化、要素化管理,加快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與行政審批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跨系統、跨層級數據融合應用。二是深入推進“智能審批”。優化提升“智能辦”平臺功能,讓“無人工干預智慧審批”覆蓋更多業務領域。三是加快推進“無感審批”。擴大“無感審批”覆蓋范圍,力爭2021年底,50個事項實現“無感審批”。
(三)圍繞服務創新,升級辦事體驗
一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拓展“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在商業銀行領域的應用,力爭省內率先實現企業銀行賬戶“無紙化”開戶。二是圍繞“一件事”,打造主題式服務場景。對個人和企業高頻變更“一事全辦”主題清單進行完善,實現更多主題全流程網上運行。三是運用數字思維提升網上服務能力。開展“零材料”辦理改革,推出一批“零材料”事項,清單內事項實現“凡是本市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原則上一律免于提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