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為貫徹落實省“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品牌工作要求,持續塑強“在青島·青易辦”政務服務體系、強化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持續優化審批流程,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統籌全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推出了一系列惠企便民的改革舉措,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典型做法。現將選取的質量較高、創新性較強的12個基層典型案例在全市復制推廣,現予以刊發。
?
改革背景
作為青島樓宇經濟的高地,市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打破傳統服務模式,以服務嵌入樓內、資源匯聚樓內為目標,推動政務服務從窗口端向樓宇端躍升,打造“足不出樓享服務”的新生態,讓政務服務成為賦能樓宇經濟發展的強引擎。
主要做法
(一)織密零距離服務網,塑新樓宇服務空間格局。成立以服務樓宇經濟為目標的市南區“政務服務+”聯盟,按照區域樓宇經濟空間布局,選取全域企業集聚、產業突出的30家銀行、樓宇、園區、商協會等,設立45個政務服務便民服務點,覆蓋全域產業高地。下沉112項高頻服務事項和9類涉企增值服務場景,每個便民服務點配備2名“暖南”審批服務專員和1名樓宇運營管理聯絡員,一對一指導服務,其中有4個便民服務點配備了自助服務終端,提供188項社會事務類事項“24小時不打烊”查詢、打印服務,形成“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的樓宇政務服務新格局。?
(二)革新靶向式服務機制,規范樓宇服務模式。建立周聯系、月走訪、月調度、專題研討的服務機制,“暖南”審批服務專員常態化走訪問需,收集便民服務點內企業需求,建立工作臺賬、對企業需求銷號式管理,形成全流程閉環服務機制。定期回訪樓宇內新開辦企業并開展“政務開放日”“面對面聽企說”等活動,動態優化服務內容。打造企業開辦、醫療器械經營等9類涉企服務場景,為樓宇、園區及入駐企業提供走訪問需、咨詢解答、政策宣講、申報輔導、上門審辦、業務培訓等6種延伸服務。
(三)融通多維服務資源,提升樓宇服務能級。打造“暖南·融易幫”市區融合一體化幫辦代辦服務場景,實現跨層級市區聯動服務,共同回應裝修施工、消防審批等樓宇關注度高的審批需求,聯動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為海天中心、遠洋大廈等50余家企業和近20位物業樓層管家上門解讀審批政策。加強多部門協作配合,會同生態環境市南分局、市南區稅務局等部門,對企業申報事項進行聯合踏勘、并聯審批,平均為企業節省辦事時間70%以上。加強區街一體保障,通過“街呼區應”、結對共建等形式,在樓宇內打造區機關、結對社區、物業公司、入駐企業等四方互動交流平臺,常態化開展“一線連企助力”行動。?
突出成效
(一)企業獲得感看得見。企業點單、服務上門,“足不出樓”盡享優質服務。為保障海航萬邦中心萬家薈“生活港”項目如期開業,政務服務便民服務點立即啟動“開辦餐飲店一件事”樓內服務,僅用2天時間就為幾十家商戶一次性集成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近100件。截至目前,政務服務便民服務點已在青島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頤中皇冠假日酒店等開展樓內集中審辦服務8場次,在銀座商廈、國華大廈等開展政策宣講專場活動10余次,并現場為企業進行材料填報指導、內容預審、提報指引等審前服務,樓內事樓內辦成為企業共識,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二)樓宇競爭力摸得著。優質審批服務直達樓宇一線,樓宇政務服務能力顯著增強。針對部分樓宇招商面臨的“住轉商”難題,市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積極探索建立企業住所“住轉商”預備案制度,已為國華大廈、福泰廣場等5座樓宇的90余家新入駐企業辦理了注冊登記,有力破解招商痛點,樓宇出租率持續攀升。?
(三)區域發展力叫得響。“政務服務+”聯盟自成立以來提供審批咨詢幫辦等服務100余次、惠及企業1000余家,為樓宇產業空間升級提供堅實支撐,市南區連續三年獲評“中國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標桿城區30強”,蟬聯“中國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城區”,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入駐,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增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