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改革背景
街道是基層政務服務的重要陣地,近年來,李滄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高效辦成一件事”有關指導意見,注重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統籌推進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進綜合服務窗口人員統一配備和職業化發展,圍繞人員、窗口、數據等政務服務核心要素,強化跨層級協同管理和服務,打造區街一體的數智化政務服務綜合體,進一步推進服務規范化、管理精細化,推動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主要做法
(一)人員一體化,夯實區街一體服務基礎。李滄區組建標準化、規范化的服務團隊,統一部署在區政務服務中心和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綜合一窗受理”服務。團隊由27名綜合受理窗口人員,2名機動督查人員組成,通過綜合培訓、晨會夕會等方式實現政策、業務知識培訓常態化,通過輪崗交流、選拔培養等方式,實現區、街道和部分社區同質量服務、同標準辦理,有效保障國家、省、市和區新的改革舉措和政策變化快速落地、早日惠民,切實將服務團隊專業能力轉化為可量化的服務效能提升成果。?
(二)數據一體化,貫通區街一體服務橋梁。李滄區以全區統一“排隊叫號”為切入點,將企業群眾取號信息作為主線,串聯起整個服務鏈條上的數據,實現預約辦理、業務指引、業務辦結等各環節24項不同維度的數據實時歸集。在線上,通過分析企業群眾辦事習慣,在預約取號時提供就近辦、對口辦、接續辦等個性化服務,顯著提升服務精準度與群眾辦事效能。在窗口,結合“排隊叫號”系統設置“窗口互動屏”,從叫號開始采集全流程辦事數據,提供定制化“電子告知單”,為企業群眾“劃重點”“講難點”,進一步提高辦事一次性通過率。
(三)管理一體化,提升區街一體服務效能。結合政務服務標準與數字建模,在《李滄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數智化管理辦法》基礎上,創新“政務服務健康指數”理念,打造政務服務全維度指揮調度中心,全區所有政務服務窗口的服務信息加權賦值以“量化”指標進行呈現,分時段、分維度開展數據態勢分析,建立大廳運行“紅橙黃藍”分級管理機制,區分風險類別,出現差評投訴、排隊人員積壓或綜合評分低于警戒線,實時預警、快速采取應急措施,實現大廳運行情況實時監控。聚焦服務效能持續提升,結合各崗位特性差異化設置服務效能參考指標,將到崗情況、服務量、服務時效、好差評等關鍵數據實時匯入平臺,有效激發工作人員內生動力與服務潛能,通過區街兩級數據的互聯互通與標準統一,推動全區政務服務效能協同優化、一體提升。
突出成效
(一)服務效率提升,企業群眾更滿意。在標準化、規范化的服務團隊支撐下,全區各級窗口人員日均辦件量由15件提升至22件(增幅達46.7%),辦件時間由原來的7.64分鐘縮短至6.61分鐘(提速13.5%)。人員效率的大幅提升有效減少了群眾等候時間、優化了辦事體驗,群眾滿意度得到實質性、全方位提高。目前,李滄區各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實現連續24個月保持服務“零差評”,群眾滿意度持續高位運行,服務好評率穩定在99.9%。?
(二)數據歸集全面,管理決策更精準。通過對歸集的72萬件辦理量、1728萬條業務數據進行多維分析,創建數字模型,同時結合實時視頻監控、“政務服務健康指數”監測預警,將全區“1+11”個政務服務中心服務各環節要素全方位多層次呈現,實現“區-街”聯動一體化管理,綜合政務管理效能提升60%以上,大廳每日“政務服務健康指數”平均達95分,健康運轉達25個月。?
(三)評價指標合理,服務水平更精進。深化政務服務數據在日常服務效能管理中的應用,通過設定崗位工作系數,實現“數據跟人走,人跟崗位調”,數據畫像精準、人崗動態適配,有力支撐輪崗交流與能力拓展。建立“多勞多得、干好多得”的激勵機制,讓服務價值可見、服務成效可感,促進窗口人員練就“一窗通辦”硬本領,為民服務的熱情與能力持續提升,不斷涌現出明星服務人員,深受企業群眾信賴和贊揚,其服務標桿作用有效帶動了基層政務服務能力的整體躍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