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優化政務服務是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力的關鍵之舉。近日,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打造“在青島·青易辦”政務服務體系全面推動政務服務提智增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年底前,實現200項以上高頻事項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辦理,實際網上辦件占比達90%,叫響“在青島·青易辦”服務品牌。
當前,隨著數字政府建設的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正加速迭代升級。早在2020年,青島便創新推出企業登記注冊“青易辦”掌上平臺,成為全國首個實現企業登記注冊全鏈條“掌上辦、零材料、智能審”的城市。此次印發的《實施方案》,聚焦破解政務服務前端各環節服務資源分散、服務標準不統一,企業群眾“盲目跑、多頭問”等問題,以“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為基礎,通過強化部門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全面提升政府內部運行效能,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精準、高效、有溫度的服務體驗,不斷拓寬“在青島·青易辦”的內涵和外延。
需求牽引:深化“集成改革”
政務服務水平是衡量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尺,直接關系到經營主體的活力和群眾的辦事體驗。
近年來,國家、省、市以企業群眾視角的“一件事”為切入口,通過流程再造、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平臺共建、系統聯通、科技賦能等舉措,著力構建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
202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提出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今年4月,山東省在深入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基礎上,印發《關于塑強“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務品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提出更好便利企業群眾生產生活、辦事創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將“高效辦成一件事”細化為一個個具體可及的發展愿景。?
作為扎根于青島的政務服務品牌,“在青島·青易辦”是青島深入貫徹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部署、深度融入山東省“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政務服務品牌體系的具體舉措。近年來,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緊盯企業群眾需求,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和服務優化。
《實施方案》致力于深化“在青島·青易辦”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有效推動政務服務走向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營造更有溫度、更有效率的發展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方案》要求保障已落地的“一件事”100%實現“好辦易辦”,將各類涉企服務深度融入“一件事”辦理鏈條,創新形成產業發展“一類事”集成服務模式,讓企業辦事更省心、更高效。同時,通過資源整合與數據打通,一系列關乎企業發展、市民生活的辦事流程持續優化,以“政事高效”推動“民事無憂”“企事有解”。?
政務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化,折射的是為民為企服務的初心。《實施方案》的印發,顯示出青島不滿足于破解具體事項的問題堵點,而是系統化梳理發展過程中的共性難題,理順企業群眾辦事的底層需求和實踐流程,進而探索形成常態化解決機制,在落實國家、省有關部署的同時,構成一套更加完整、更適合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生態,從而推動政務服務優化提升從階段性成果加速邁向長效化機制。?
前端整合:做優“問約幫享”?
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一度是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問題。《實施方案》整合全市企業群眾“辦事端口”,提出打造全市一體化咨詢服務、預約取號、幫辦代辦、政策兌現4項舉措,以用戶思維倒逼“供給端”提質增效。?
建設“青易問·全市一體化咨詢服務”。《實施方案》提出,進一步發揮“12345·青訴即辦”主渠道作用,推進企業和群眾咨詢類訴求“一線應答、智能應答”;構建全市標準統一、共享共用、覆蓋各領域高頻熱點問題的政務服務咨詢知識庫,升級7×24小時政務服務“云客服”,提供全時在線、人機互動、隨辦隨問的咨詢服務。?
整合“青易約·全市一體化預約取號”。《實施方案》明確推進政務服務中心預約服務全覆蓋,優化服務流程,滿足企業群眾靈活就近選擇場所、時段辦理業務需求;建立統一預約平臺、預約入口和預約規則,加強預約取號信息智能分析、運用,推動窗口主動服務、精準服務,特殊需求早幫辦,復雜業務早介入。?
深化“青易幫·全市一體化幫辦代辦”。《實施方案》提出,統籌全市各級幫辦服務資源,推行線上智能幫辦、在線專業人工幫辦,優化線下“肩并肩”幫辦、“專員”幫辦、“入戶辦”等服務模式。圍繞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求,完善線上線下幫辦渠道。打造園區、樓宇等“就近辦”便民服務點,提供“家門口”幫辦服務。?
優化“青易享·全市一體化政策兌現”。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地。《實施方案》提出,加快“青島政策通”平臺改造升級,建立惠企政策“1+4”清單管理體系,實現政策發布、政策匹配、申報審核、政策兌付4個關鍵環節的閉環運行;打通“青島政策通”與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提高資金撥付效率,推動惠企政策兌現“直達快享”常態化運行。?
一系列具體舉措,構建起治理精細化、響應即時化、體驗人性化的政務服務體系,將優化政務服務從傳統的事務處理轉向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治理模式,從客觀的“便捷高效”轉向對企業群眾獲得感的不斷追求。
?
服務優化:促推“企事有解”
政務服務便捷高效,離不開服務模式創新,也離不開服務渠道優化。
今年6月,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營商企服“金牌團隊”正式成立,建立“靠前一步”兜底服務機制、“企呼我應”快速應答機制和“企事有解”聯動解決機制,更好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
此次印發的《實施方案》,提出復制推廣營商企服“金牌團隊”服務模式,在為企業解決“跨部門、跨系統、跨區域、跨層級、跨周期”難題方面提供兜底服務,逐步探索形成“企事有解”的工作流程。同時,聚焦省市縣重點建設項目、“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等重點領域,發揮重大項目“金牌團隊”作用,推廣全過程跟蹤、定制化適配的服務新模式,全力助推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常態化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是政務服務改革迭代升級的必然過程。《實施方案》提出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常態化推進機制,定期開展“一件事”服務鏈條全流程核查,結合青島特點,圍繞特色產業、特色場景、特定人群,打造青島特色標桿“一件事”。
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縱深推進,區域間經營主體間合作愈發密切。此前,青島與濟南結合濟青“雙圈”協同聯動發展,探索啟用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大為工作室濟南工作站和“佳佳幫您辦”商事登記服務專班青島工作站。此次青島明確推行異地事項“跨域通辦”服務模式,建強“跨域通辦”專窗平臺,要求各級政務服務中心配備跨域通辦服務專員,加快跨域通辦由“菜單式”向“兜底式”服務轉變,實現異地辦事“只找一人、一站辦結”。?
政務服務持續優化,離不開高質量的渠道建設。《實施方案》聚焦破解實際網辦率不高、線下資源配置不均衡、涉企服務多頭分散等問題,提出了提升線上智能導引、“云提醒”等辦事體驗,優化線下集約高效辦事服務,深化線上線下同標準協同服務,拓展“一站式”增值服務4項舉措。
具體來說,在線上,優化網上辦事智能導引,精準識別辦事需求,強化智能搜索服務,實現“搜索即可辦”;擴展“云提醒”服務覆蓋面,提供辦事需求預判、證照到期提醒等主動服務。在線下,優化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功能布局,試點推進現代智慧“政務綜合體”改造升級,強化動態感知、智能分析、自動預警等能力,逐步實現“線下大廳、線上管理”。同時,推動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同質量服務、多渠道自由切換、接續辦理。?
在此基礎上,拓展“一站式”增值服務,加強政府、社會、市場三側協同,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優質衍生服務,統籌重點領域涉企服務資源,推動涉企服務從“多頭分散”向“一站集成”轉變。
?
數智支撐:邁向“易辦智辦”?
政務服務從“能辦”向“易辦智辦”躍升,技術是關鍵引擎。當前,在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機融合與雙重加持下,政務服務的“數智化”轉型在實踐中成為可能。
“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是青島打造“在青島·青易辦”政務服務體系的重要驅動力。前期,青島對標上海、深圳等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探索DeepSeek大模型在政務服務領域中的應用,在公安、人社、醫保、公積金、“個轉企”、重點項目建設等領域打造一批“邊聊邊辦”AI場景,讓企業群眾在場景化的交互過程中實現業務的高效辦理。
《實施方案》提出,未來,青島將在公安、人社、醫保、公積金、行政審批等領域打造“邊聊邊辦”AI場景,同時推動申報環節智能預填、智能預檢,審批環節智能收件、智能審核,形成一批“人工智能+”政務服務場景,依法依規實現高頻事項材料總體免提交率60%以上,表單免填寫率70%以上。
在創新政務大模型應用方面,建立健全政務大模型應用體系,依托全市大模型通用能力,安全穩妥有序推進人社、醫保、審批等高頻領域創新應用,加快政務服務由人力服務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
在加快全流程數字化運行方面,推動高頻事項全流程應用電子簽章,豐富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提高電子證照認可度。在政務服務領域全面推廣電子檔案“單軌單套”運行,健全歸檔機制,確保從申報到辦結全流程數字化運行。?
在提升政務數據共享實效方面,推動建立“一數一源”標準數據體系,構建“一碼、一卡、一證、一照”應用場景,同時加強政務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
政務服務好不好、優不優,最終要看企業群眾滿意不滿意。《實施方案》聚焦提升企業群眾訴求實際解決率,推動政務服務從管理思維向服務思維轉向、從部門局部思維向政府整體性思維轉變,從健全問題發現解決閉環機制、優化政務服務運行效能評估、強化政務服務隊伍能力建設3個方面作出安排。
優化政務服務、更好利企便民,只有“進行時”,沒有“終點站”。“在青島·青易辦”政務服務體系的構建,將為企業群眾帶來觸手可及、真實可感的便利,也將帶動城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數”讀《實施方案》
●到2026年年底前,實現200項以上高頻事項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辦理,實際網上辦件占比達90%,叫響“在青島·青易辦”服務品牌
●保障已落地的“一件事”100%實現“好辦易辦”,將各類涉企服務深度融入“一件事”辦理鏈條,創新形成產業發展“一類事”集成服務模式
●將在公安、人社、醫保、公積金、行政審批等領域打造“邊聊邊辦”AI場景,同時推動申報環節智能預填、智能預檢,審批環節智能收件、智能審核,形成一批“人工智能+”政務服務場景,依法依規實現高頻事項材料總體免提交率60%以上,表單免填寫率70%以上
?
《實施方案》統籌
政務服務前端整合
建設“青易問·全市一體化咨詢服務”
整合“青易約·全市一體化預約取號”
深化“青易幫·全市一體化幫辦代辦”
優化“青易享·全市一體化政策兌現”
?
《實施方案》優化
政務服務渠道建設
提升線上智能導引、“云提醒”等辦事體驗
優化線下集約高效辦事服務
深化線上線下同標準協同服務
拓展“一站式”增值服務
?
《實施方案》加強
政務服務效能管理
健全問題發現解決閉環機制
優化政務服務運行效能評估
強化政務服務隊伍能力建設
?
來源:青島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