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舉行,開啟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為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指明了方向。
當下,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便民利企“高效辦成一件事”,以群眾視角再造業務流程、建設審批平臺,打造了“一張地圖”“一個入口”“一張表單”“一枚簽章”“一碼服務”的“五個一”全流程數字賦能體系,有效解決企業群眾線上、線下辦理業務堵點難點問題,推動政務服務再次提檔升級。
“一張地圖”讓辦事查詢“更便捷”。市行政審批局整合辦事指南、服務場所、服務事項等各類政務服務資源,打造政務服務數字地圖。地圖集中展示青島市、區(市)、鎮(街道)、村(社區)四級3000余個便民服務場所地理位置、服務時間、咨詢電話、可辦業務清單等關鍵信息,便于群眾一站式查詢,選擇就近辦理場所并進行精準導航。
“一個入口”讓申報操作“更簡單”。線上申報入口多、操作復雜等問題,是企業群眾反映的重點問題。市行政審批局堅持集成化改革,圍繞企業登記、工程建設、社會組織、交通運輸等15個高頻業務領域,將全市1614個業務辦理項集成打造為45個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場景,實現“新設、變更、注銷”等多種情形N個申報入口集成為“1”,企業群眾只需做幾個簡單的選擇題,即可快速定位辦理事項,完成業務申報。
“一張表單”讓材料提交“更精準”。市行政審批局為每個“一件事”事項和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場景定制一張數字化智能申報表單,將“填空題”變為“選擇題”“判斷題”。智能表單整合國家級、省級、市級290項可共享數據要素,包含建筑業企業資質、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民辦非企業單位等42個審批數據主題庫,匯聚80余萬條業務數據,實現身份數據“自動填”,歷史數據“選擇填”,共享數據“系統填”,表單免填寫率達到63%以上。同時,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申請材料進行智能輔審,對可能存在問題的部分進行提醒提示和標注引導,申請人可根據人工智能檢測結果,及時修正申報內容,實現企業群眾零基礎申報,首次申報通過率提高20%以上。
“一枚簽章”讓業務審批“更高效”。市行政審批局通過“青易辦”電子簽署中心,將電子印章、電子簽名全面融入從申報到發證的審批服務全周期,推動審批服務向協同化、主動化、無紙化迭代升級。實踐中,市行政審批局面向申請人、中介機構、協查部門提供電子印章、電子簽名、審查評估報告數字化等服務,實現由“線下分頭審”向“線上協同查”轉變,有效減少信息冒用,降低審批風險,部門間協查效率提升75%。截至目前,累計生成、歸檔電子簽署文件48.9萬余份。值得關注的是,市行政審批局還在市區兩級上線7個領域36類電子證照“云提醒”功能,為企業群眾提供證照臨期、關聯業務辦理、辦事過程輔助3類提醒服務,變“被動辦理”為“主動服務”,得到了企業群眾的廣泛好評。
“一碼服務”讓辦事流程“更規范”。聚焦深化電子證照應用,市行政審批局構建“一碼通辦、一照通投、一照通查”的一碼服務體系,推動企業群眾辦事降本增效。打造“審批部門發證-企業群眾亮證-監管部門查證”的“無證明”辦理閉環,一部手機可隨領隨用143類證照、批文,目前已提供“掃碼亮證”服務10萬余次。依托“企業碼”和電子證照,建設“一企一照一碼”企業數字身份服務體系,打通17個業務辦理渠道,關聯67項高頻查詢證照信息,企業信息“一照通查”。工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實現“一照通投”,投標企業掃碼即可完成系統登錄、標書加解密、合同簽訂等業務辦理,破解CA證書辦理繁、互認難等難題,年均降低交易成本500余萬元。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用‘小切口’推動政務服務大改革,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市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結合新一批重點事項清單,持續拓展“五個一”服務體系的廣度、深度,推動“一張地圖”內容更加豐富、“一個入口”事項更加全面、“一張表單”填寫更加智能、“一枚簽章”應用更加成熟、“一碼服務”辦事更加便利,實現辦事方式多元、流程最優、材料最簡、成本最小,切實解決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來源:青島日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