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西部,有一片群山環繞的農村區域,散落著8個村莊,因所住居民以楊姓為主,當地人把這兒稱為“楊家山里”。楊家山里片區三山環抱,山里河一河貫穿,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
近年來,青島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指引,將林下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和生態建設的重要抓手,適度引入林—藥、林—菌、林—養、林—游等短周期的特色產品和服務,實現空間立體多元化經營,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多措并舉助推林下經濟發展。政府設立鄉村振興專項資金,通過直接補貼與低息貸款緩解農戶資金壓力。邀請專家現場開展常態化林下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全面提升農戶的種植養殖技能。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機制,在林下種植松茸、丹參等高附加值作物,引入實現年產菌菇200噸,帶動300余戶增收。形成“林下種養+品牌溢價”的高效模式,通過發展林禽共生,將散養雞打造為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特色農產品IP。
推動“旅游+”融合發展。楊家山里依托櫻桃等百年特色林果資源,通過舉辦采摘節慶活動吸引客流。在此基礎上,突破傳統模式,打造集康體養生、科普研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森林景觀綜合利用體系,通過“觀景+采摘+民宿+餐飲”的全季消費場景,實現森林旅游與林下經濟深度融合,形成以林養旅、以旅促農的良性循環。依托九上溝萬畝生態林,發展森林步道、氧吧療愈、中醫理療等康養項目,結合智能監測系統打造“生態數據+康養服務”品牌,精準吸引亞健康人群。建設研學基地,開設自然課程,年接待研學團隊超萬人次。
發揮龍頭企業作用。青島融源楊家山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約3億元,歷經6年完善楊家山里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基礎設施配套,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布局田園共創學堂、田園會客廳、院子旅居、在山里露營地等產業,目前已形成“楊家山里”30多個品牌集群。
林下經濟帶動農民就近就業增收。以林下種植中草藥為例,平均每戶年收入達到5萬元,比傳統農業種植收入高出3倍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2萬元增至3.6萬元,通過參與生態旅游服務,還實現了多元化增收。聘請返鄉青年100余人帶動創業,成立21個合作社,為片區及周邊村莊提供就業崗位1200余人,吸引村民以資金、土地等入股307戶。建立“企業保底收益+村民按股分紅+產品溢價分成”分配機制,讓村民共享發展紅利。
如今,“楊家山里”名聲越來越響。九上溝成為山東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其“林權入股+保底分紅”模式被納入全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庫。
2024年,楊家山里片區累計接待游客60萬人次,民宿、餐飲等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旅游收入超1億元。下一步,楊家山里將進一步深化春觀櫻山、夏游花海、秋嘗百果、冬享雪趣的全季旅游模式,打造青島市城鄉居民休閑旅游高品質打卡地。2025年,片區力爭年內接待游客超80萬人次,拉動旅游消費1.5億元。
?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