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各區(市)發展改革局、民政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局(分局)、住房城鄉建設局、衛生健康局:
現將《青島市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5-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我市實際認真抓好工作落實。
?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青島市民政局
?
? ? ? ? ? ? ? ? ? 青島市財政局? ? ? ? ? ? ? ? ? ? ? ?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 ? ? ? ? ? ?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5年8月29日 ?
?
?
?
?
青島市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5-2027年)
?
為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下基層、進社區,完善城市社區公共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有效提升城市和社區功能,更好滿足群眾對公共服務和美好生活需求,結合青島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結合“中國康灣”建設,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有機嵌入社區、公共服務項目延伸覆蓋社區,加快推動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補齊短板,增加社區公共服務有效供給。重點配置“一老一小”急需的服務需求,兼顧全齡人群以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科學選配服務功能。以區(市)為單位統籌布局,以街道或社區為單元梯次推進,堅持“一社區一方案”,開展試點社區建設。
二、任務目標
到2026年,建立相對完善的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全市遴選100個城市社區納入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試點名單,高標準建成功能集成、布局合理、普惠優質的社區服務中心30個,每個區(市)至少打造2個特色突出、普惠共享的社區服務中心典型樣板。
到2027年,爭取全市100個試點社區服務中心全部建成運營,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趨于成熟完善。
三、建設任務
(一)科學布局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
1.精準評估公共服務設施供需現狀。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結合人口規模、結構、布局,聚焦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中心支持領域,開展服務設施現狀調研及居民需求調查,提出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需求清單。充分摸底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居住小區空地、老舊小區騰退用地、低效閑置用地用房等現狀,對照規劃要求和現有設施進行排查對比,宜建則建、宜改則改。(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統籌規劃社區服務設施。根據《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導則》及相關標準規范要求,結合“中國康灣”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完整社區建設等工作,重點面向社區居民步行范圍內的服務需求,統籌謀劃、科學布局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精準增加社區服務資源供給。靈活采用新建、補建、擴建及改建等方式,優先建設(改造)功能復合集成的社區服務中心。暫不具備條件的社區可“插花”式分散建設功能相對單一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因地制宜配置服務功能場景
1.合理選配城市社區嵌入服務功能。按照“全域康養、全齡健康”發展理念,聚焦“一老一小”人群,兼顧全齡人群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優先設置養老服務、嬰幼兒托育、兒童托管和社區助餐功能,補齊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等服務短板。鼓勵引導社區居民和各類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和服務供給,按照可拓展、可轉換、能兼容的要求,實行“一社區一方案”,推動社區服務設施綜合設置、復合利用、錯時使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商務局、市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打造特色社區服務。建設“1+N”社區特色服務體系,以老年人或兒童其中一類人群為主要服務對象,以養老服務或托育服務其中一種服務為特色,圍繞主要服務人群,按需配置特色服務功能。支持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相結合,打造以嬰幼兒和兒童為主的“托育中心+托管服務+成長驛站”的兒童友好社區。支持與“中國康灣”建設相結合,打造以老年服務為主的“養老中心+社區食堂+康養服務”的長者社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集約建設社區服務設施
1.多渠道拓展設施建設場地空間。結合老舊商業區、老舊廠區、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任務,整合社區用房、產權置換等方式,改擴建一批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推進相鄰社區及周邊地區服務設施統籌建設、聯動改造,加強社區服務設施共建共享。新建社區嚴格按照“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原則,配建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積極盤活低效資源。對不符合城市發展方向、閑置低效、失修失養的園區、樓宇、房產及土地進行盤活和改造開發,優先用于發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大力優化整合社區配套建設用房等公共空間,加快社區周邊閑置廠房、倉庫、集體房屋、商業設施等社會存量資源出租轉讓,用好城市“金角銀邊”。鼓勵國有、集體閑置房產提供給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企業用于發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全力提升社區服務供給質量
1.培育領軍企業和服務品牌。在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康養服務、家政便民等領域,挖掘培育一批服務優、重誠信、帶動強的社區綜合服務和專項服務企業,引進國內知名連鎖企業。推動社區服務和產品研發、制造、配送、展銷等一體化發展,打造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社區服務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以數字化賦能服務設施建設。依托青島市“掌上社區”平臺建設,通過分析人口分布、年齡結構等信息,優化嵌入式設施規劃建設。推進青島市智慧社區和無感認證平臺與既有養老托育等管理平臺、智能家庭終端互聯互通,圍繞老年人、嬰幼兒等特殊群體需求拓展智慧化應用場景。加強社區居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助力社區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責任單位: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民政局、市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構建健康可持續運營體系
1.完善可持續運營機制。制定運營管理工作指引,以市場化運作為核心,建立運營持續、收支平衡、管理閉環的長效運營機制。探索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社會援建、慈善捐助等多種模式,發展品牌連鎖化運營、特色專業化運營、大物業綜合運營等多元化運營模式。實施“一項目一公示”制度,公示服務項目、收費標準、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務承諾、投訴方式等信息。(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優選專業化運營商。通過全市嵌入式服務設施運營招商活動、區(市)對接洽談會等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招引、遴選一批社會服務專業連鎖企業參與運營。探索建立實施“合格社區服務運營商”短名單制度,由社區結合實際需求選擇或自主確定服務運營商。(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有機融入社區治理格局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將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統籌融入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基本陣地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布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依托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主導整合資源為群眾提供服務,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群眾認可的“幸福鄰里”社區服務品牌。(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社會工作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要素保障
(一)拓寬資金渠道
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國家政策性銀行專項貸款等作用,引入社會資本、金融機構等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政策范圍內對符合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支農支小再貸款等領域的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和服務運營主體予以支持。(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委金融辦、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政策支持
在編制各級國土空間規劃,推進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時統籌考慮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需求。結合“中國康灣”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等,合理配置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公共服務用地。在確保消防安全前提下,區(市)可因地制宜探索優化辦理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消防驗收備案手續。(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優化項目審批和企業服務
鼓勵以街道辦事處等行政區域為單位整合轄區內項目,統一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簡化相關許可審批辦理環節、明確辦理時限并向社會公布,鼓勵推廣實施“一照多址”措施,為經營主體依法提供便利、規范的登記、許可和備案服務。(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鼓勵駐青高校、職業院校等開設嬰幼兒托育、養老等“一老一小”服務專業。支持社區、高校合作共建社區服務實訓基地,搭建高校學生服務社會群眾的渠道,引導在校學生參與基層社區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加強社區服務從業人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組織實施
建立組織領導和推進機制。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推進任務落實,加強對城市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指導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各區(市)應將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作納入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和民生實事統籌推進。加強經驗總結和宣傳推廣。鼓勵各試點項目在空間拓展、功能設置、智慧社區、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爭取形成示范案例,典型經驗進行全市推廣。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更多社區、企業積極參與和支持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和參與建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