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區(市)農業農村、財政、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相關金融監管支局,相關農業保險承保機構:
為加快推動我市政策性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探索由“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依托鄭州商品交易所2025年“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實施花生收入保險試點。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保險內容
(一)保險標的。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花生可作為保險標的:經過政府部門審定的合格品種,符合當地普遍采用的種植規范標準和技術管理要求;種植場所在當地洪水水位線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區;生長和管理正常。
(二)投保主體。試點地區花生種植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業企業。投保主體可在花生種植保險、花生收入保險中自主選擇投保產品,但不得重復投保。同一客戶同一地塊也不得重復投保。
(三)實施范圍。西海岸新區、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
(四)保費標準、保險金額。保險費112元/畝,保險金額1600元/畝。
目標收入=目標產量×目標價格×保險責任水平。
花生仁目標產量為0.23噸/畝。
目標價格依據投保后鄭州商品交易所花生期貨合約期貨盤面行情進行測算,保險責任水平根據目標價格進行測算。目標價格、保險責任水平由保險承保機構和期貨公司協商一致后,報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同意后確定。
(五)保險責任。在保險期間內,由于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病蟲草鼠兔鳥害等導致保險花生實際產量降低,或由于市場價格下跌導致保險花生實際價格下降,抑或兩者同時發生,造成投保主體所在區域保險花生實際收入低于保險目標收入時,視為保險事故發生,由保險機構按照賠償處理中的具體約定進行賠付。項目包括產量和價格兩部分內容。
(六)投保時間及保險期間。保險期間不低于3個月,項目結束時間不晚于2026年2月28日,具體以保單載明為準。7月1日至8月31日為花生收入保險投保時間。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病蟲草鼠兔鳥害等產量保險期間截止到花生成熟收獲完畢,不晚于保險終止日期。價格保險采價結束時間與保險期間終止時間一致,采價期不低于2個月。
(七)保費補貼比例
膠州市和萊西市:市級以上財政按保費的30%給予補貼(補貼上限300萬元),鄭州商品交易所及其他外部資金補貼50%的保費,投保主體自擔20%的保費。
西海岸新區和平度市:市級以上財政按保費的46.5%給予補貼(補貼上限600萬元),鄭州商品交易所及其他外部資金補貼33.5%的保費,投保主體自擔20%的保費。
(八)賠償處理。當保險花生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保險機構按以下方式計算賠償:
賠付金額=MAX[(目標收入-實際收入),0]×保險數量(畝)
實際收入=實際平均產量×實際價格
實際平均產量依據投保主體、保險承保機構共同認定的實際產量數據或第三方機構出具的監測報告確定,測產按山東銀保監局、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等《關于進一步規范種植業保險定損鑒定工作的指導意見》(魯銀保監發〔2020〕31號)執行。當投保主體產量損失率達80%(含)以上時,視為全部損失,實際收入按0計算。
實際價格為約定的采價期內鄭州商品交易所花生期貨合約日收盤價與目標價格的最低值的算術平均值。如在采價期間花生期貨合約發生價格大幅下跌(收盤價大幅低于目標價格)后價格上浮趨勢明顯,保險承保機構可在政府相關部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批準下,向期貨公司發出提前行權指令,行權當日的收盤價作為剩余采價期內的采價依據,計入實際價格的核算。
(九)項目承保機構。本項目承保機構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
二、操作程序
(一)宣傳發動。區(市)有關部門要與保險承保機構密切配合,早發動、早部署、通過多種渠道做好保險政策宣傳和引導,使參保農戶、組織全面了解相關政策,提高投保率。
(二)組織投保。堅持尊重農戶意愿與提高組織化程度相結合,發揮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等作用,采取單獨投保、集體投保等多種形式組織投保。
(三)張榜公示。保險承保機構要按照公示要求,在村(居)信息公開欄,將擬參保的種植戶名單和參保數量等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3天。鼓勵同時通過政府公共網站等進行線上公示。
(四)簽訂保單。經公示無異議的投保主體與保險承保機構簽訂保單,繳納應承擔的保費,保險承保機構要進行現場驗標。
(五)組織理賠。保險到期后,若觸發保險責任,保險承保機構應在3日內指導投保主體報案索賠,并及時查勘現場,優化理賠手續,理賠款轉賬直賠到戶,與投保主體達成賠償協議后10日內完成賠付。
(六)公開信息。保險承保機構要按規定在村(居)公開欄等顯著位置,或通過互聯網、短信、微信等方式,將農險政策、承保情況、理賠結果、服務標準和監管要求進行公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花生收入保險試點工作,由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青島金融監管局分工落實,共同推進。市財政局牽頭組織方案制定,負責保費補貼資金管理等工作。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組織區(市)有關部門具體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指導保險承保機構在實施區域內開展農業保險工作。青島金融監管局負責保險承保機構監督管理工作。試點區域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全市統一部署,認真履職盡責,密切配合協作,對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研究并協調解決,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二)規范承保理賠。區(市)有關部門要加強審核,確保承保數量真實準確。保險承保機構要加強基層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健全服務網點,為廣大農戶提供方便快捷和優質高效的承保理賠服務。對于組織投保的農戶,保險機構要采用全檢或比例(不低于3%)抽查方式進行現場驗標,由投保主體、保險機構雙方認可后出具保單;對于投保面積50畝(含)以上的地塊要進行全面驗標、單獨出單。保險憑證、理賠款項要落實到參保農戶,保險承保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拖賠、惜賠、拒賠。如遇大面積自然災害,保險承保機構應先行預付部分賠款。
(三)加強風險管理。保險承保機構要嚴格依法規范經營,切實履行責任,優化承保理賠流程,及時查勘現場,按約定支付賠款,提高保險服務水平和質量,為農戶提供優質的保險服務,綜合費用率不得超過20%。要高度重視風險管控,做好農業再保險安排,通過多種措施轉移分散風險,確保工作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保險承保機構為投保主體提供以期貨市場價格為參照的價格保險,應向期貨公司購買同一品種場外期權。價格保險的目標價格、采價期等相關要素須與同一品種的場外期權行權價格、采價期等相關要素嚴格對應。保單、理賠等信息要按要求與市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進行數據共享,及時將保單、理賠等信息上傳至青島市農業保險監管平臺,并接受相關部門合規性檢查。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按照《青島市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實施細則》(青財規〔2025〕1號)文件執行,所需市級財政補貼從下達我市的中央特色險獎補資金中統籌安排。
(四)加大宣傳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配合保險承保機構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動員各方面力量,積極做好物化成本保險向收入保險轉型升級的政策宣傳引導,組織力量深入田間地頭,重點講解保險責任、責任免除、賠款處理等內容,提高政策知曉度,努力營造良好社會輿論環境。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青島市財政局?
中共青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
2025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