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充分發揮《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推動依法科學實施,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緊緊圍繞“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城市性質和“北方先進制造業基地、北方對外開放門戶、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功能定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扎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二、重點工作
(一)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完成市轄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推進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報批;加大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力度,差異化推進村莊規劃編制,探索自然保護地、有居民海島等特定區域詳細規劃編制模式;加快涉空間類專項規劃編制報批。加強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嚴格落實《總體規劃》確定的約束指標和發展目標,準確傳導重點任務和管控邊界,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海洋發展局,各區(市)政府。以下各項任務均需相關區(市)政府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二)提升城市規模能級。落實國家關于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的要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科學制定人口中長期發展戰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優化人口結構,以人口高質量發展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
明確重點培育的核心功能及其承載空間,形成支撐核心功能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平臺的目錄清單。做好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青島高新區等國家級政策區(功能區)的差異化分工,進一步明晰主導功能,發揮對城市發展的功能引擎和創新示范帶動作用。(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三)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持續高標準推進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臨空經濟區等對外開放合作平臺建設,強化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作用。深化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落實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加快青島都市圈空間規劃編制,互聯互通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共治共保重要生態空間,協同建設鄰界地區,培育成熟更具活力的現代化都市圈。(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海洋發展局、市生態環境局)
(四)優化城鎮空間格局。堅持環灣引領、全域統籌,構筑“一區、兩極、兩城、多點”的市域城鎮發展新格局。依托軌道交通站點,結合存量更新,培育打造不同中心節點。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合理安排創新空間,加快構筑濱海大道科技創新走廊。(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五)協同保護陸海生態空間。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到2035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1705平方千米。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快各類自然保護地規劃編制,完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制。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動態銜接。推進山海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構筑城市基本生態網絡。(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海洋發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水務管理局)
分類管控海岸線,嚴格保護自然岸線,到2025年,全市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41.68%。建立海岸建筑退縮線制度。加強有居民海島合理開發和無居民海島保護,強化特殊用途海島管理。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加快推進歷史遺留圍填海問題的分類處置。加強海域使用管理,協同海陸空間統籌利用。(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海洋發展局)
(六)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層層簽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書。嚴格實施耕地種植用途管制。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逐步推動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加強和改進耕地占補平衡方式,統籌優化耕地、林地空間布局,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到2035年,青島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4.14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568.70萬畝。(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市園林和林業局)
(七)完善綜合交通體系。落實《青島港總體規劃(2035年)》,優化“一港六區”功能布局,加強青島港與黃渤海區域港口功能協同,完善港口集輸運體系,建設國際樞紐海港、山東世界級海洋港口群龍頭。完成膠東國際機場一期配套工程,適時啟動機場二期擴建工程論證;拓展鐵路網絡,加快濰宿高鐵至青島連接線建設,積極爭取將青島至連云港至鹽城高速鐵路(含膠州灣過海段)工程建設納入上位規劃布局;完善干線公路網絡,構建環灣都市區骨架路網;加快軌道三期線路建設,推動城際鐵路、城市軌道有機銜接,構筑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優化城市交通設施布局,提高城市路網密度。合理布局停車設施,有效治理停車難問題。(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海洋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青島國際機場集團、市地鐵集團)
(八)增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安全韌性保障能力。統籌水利、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基礎設施空間,逐級劃定城市黃線,提高城市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構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水務管理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
推進官路水庫及輸配水工程建設,配合做好南水北調東線后續工程(青島段)建設。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布局,推進生命線工程及“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各類消防站建設,實現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全域覆蓋。細化、優化洪澇風險控制線,嚴格城市河道藍線管理,開展重要河流的河道治理;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地震斷裂帶嚴格限制建設活動;加強重大危險源安全管控,堅持石化項目“退市入園”,劃定化工園區安全控制線。(牽頭單位:市水務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消防救援局)
(九)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優化居住用地布局,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落實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完整社區建設理念,積極支持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加快重大公共設施的選址布局和規劃建設。落實公園城市建設規劃。到2035年,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園林和林業局)
保護好風景名勝區,落實歷史文化保護線管控要求,保護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加強對城市建筑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延續“山海城島灣”的空間格局和“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風貌特色。(牽頭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園林和林業局)
(十)加強土地集約利用。到2035年,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強度控制在27%以內,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控制在2027.69平方千米以內,市域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47平方米以內。規劃預留不低于105平方千米的戰略留白用地并嚴格管控。全面推行工業標準地,健全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切實提高工業用地畝均效益。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地處置力度。推進老舊小區和城中村改造,深化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加強地下空間利用。(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經費保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會同市直各部門、各區(市)政府制定年度空間類規劃編研計劃,市、區(市)財政部門應根據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原則,將規劃編制經費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加強規劃管理。建設青島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實現各類空間性規劃在底圖底數、空間布局、技術標準和管理機制等方面銜接一致。建立重大問題和重大項目規劃咨詢機制,充分發揮各領域專家和公眾在規劃編制、決策與實施中的作用。進一步規范規劃與建筑設計市場秩序,建立健全技術中介服務管理制度,完善招投標決策機制,引入高水平技術團隊,提升規劃與建筑設計水平。(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三)做好評估檢查。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制度,發揮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管理重要問題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自然資源和規劃、園林和林業、農業農村等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強土地管理,嚴禁非法占用和使用土地。城市管理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強權限內城市規劃領域的行政執法工作。(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島市人民政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