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各有關企業:
現將《青島市助力中小企業“揚帆遠航”2025年出海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青島市助力中小企業“揚帆遠航”2025年出海行動方案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及青島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安排,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整合各方資源與力量,幫助青島市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推動企業更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根據《工業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專項行動的通知》(工信廳企業函〔2025〕23號)及《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助力中小企業“揚帆出海”2025年行動方案的通知》(魯工信中小〔2025〕124號),結合青島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服務青島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聚焦“10+1”創新型產業體系、“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十大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整合外辦、金融、人社、商務、海關、貿促、上合示范區、自貿片區等多部門資源,完善服務體系,強化政策支持,助力中小企業“走出去”拓市場、搶訂單、建網絡,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主要目標
2025年,在市級層面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協同機制,打造青島中小企業國際服務矩陣;全年服務我市外貿企業參加國(境)外展會不少于35個、參展企業數不少于450家次,推動更多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升“青島制造”國際影響力。
三、重點任務
(一)構建多元服務機制
1.強化部門協同。加強與外辦、金融、人社、商務、海關、貿促、上合示范區、自貿片區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協同工作機制,定期研判形勢、共享信息、聯動發力,形成工作合力。
2.完善供需對接。通過線上問卷、實地走訪等方式,摸清中小企業出海需求,建立需求數據庫,精準匹配服務資源,為不同階段的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方案。常態化召開小范圍出海企業座談會,深入了解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出海”不同階段民營企業對“出海”的訴求和在“出海”過程中存在問題,深入分析研判。
(二)打造特色服務平臺
3.搭建青島中小企業國際服務矩陣。依托青島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演中心、青島國際商會、“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自貿才企綜服平臺等現有平臺,整合路演展示、商務洽談、國際貿易、涉外法律政策咨詢等功能,常態化舉辦海外推介、項目對接等活動,為中小企業鏈接海外供應鏈、拓展銷售渠道、建立合作網絡提供便捷高效的“一條龍”服務,讓企業不出國門即可打通對接全球市場的關鍵節點。
4.用好上合示范區、自貿片區兩張名片。鼓勵上合示范區深化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著力推動轄區企業依托示范區平臺布局海外倉、營銷中心,探索“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模式。支持自貿片區發揮制度創新優勢,引導企業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跨境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領域先行先試,推動汽車零部件、家電電子等優勢產品通過片區拓展新興市場,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以創新驅動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讓兩張名片成為青島企業鏈接全球的重要支點。
(三)開展系列出海活動
5.開展企業出海政策宣講服務。持續深化“助企賦能 惠企發展”品牌活動。依托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基地、自貿區服務站等載體,扎實開展政策直播、能力提升系列宣講活動不少于20場,培訓內容包括出口退稅政策、外匯管理規定、海外市場風險識別與應對等,邀請海關、稅務、商務等部門的專家進行授課,幫助企業了解出海政策、流程及風險防范知識。
6.實施企業出海市場開拓行動。引導支持中小企業利用國際知名展會拓展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對企業參加的境外貨物貿易類展會給予一定補助支持。在重點市場舉辦“青島制造”展覽推介,推動中小企業“抱團出海”,加速本土品牌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常態化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國家級展會和各項涉外商務活動,參與市商務局舉辦的“外貿優品青島行”等活動。
(四)強化要素支撐保障
7.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業出海融資。鼓勵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開發針對性信貸產品,如“出海貸”“信保貸”等,對符合條件的出海企業給予利率優惠和額度傾斜。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股權融資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支持優質出海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8.提供企業出海護航保障服務。打造“貿法護航”品牌,發揮涉外商事法律服務機制作用,為企業提供涉外法律服務。完善貿易摩擦法律服務機制,加強貿易摩擦預警點建設,及時向企業發送預警信息。利用微信公眾號、服務企業群、網站等載體,向企業做好法規宣傳和政策解讀,幫助企業增強法律意識和合規意識,幫助企業提高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解決在涉外貿易投資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9.推進企業出海數字化轉型。支持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廣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企業的生產、管理、營銷等環節的數字化水平。鼓勵企業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開展線上交易,拓展海外市場渠道。加快推進試點企業“智改數轉”,強化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和試點企業動態管理,推動細分行業數字化改造,幫助企業降低數字化轉型成本,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提升在國際市場的數字化競爭力。
10.構建企業出海人才引育體系。探索搭建中小企業出海人才對接平臺,定期舉辦海外人才招聘會等活動,為企業引進懂外語、熟悉國際市場規則、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專業人才。深化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認定一批外經外貿等出口行業企業為“青島市就業見習單位”,按規定給予企業見習補貼。支持高校、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開設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國際市場營銷等相關專業定向班。
四、保障措施
11.加強統籌協調。各區(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深刻認識開展中小企業“揚帆遠航”行動的重要意義,強化市區兩級協同聯動,加強與外辦、商務、司法、貿促、海關、人社等部門以及服務機構、中小企業的協同配合,結合各區(市)產業特色和企業實際需求,靈活開展各類出海服務活動。積極支持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參與行動,通過政策傾斜、資源優先配置等方式,增強其出海信心和能力,加快國際化進程。
12.加強資源匯聚。積極對接國家層面政策資源,充分放大省市區已有政策和平臺的疊加效應。主動用好工信部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山東省商務廳“山海經”海外綜合服務港、“9+16+20”海外服務網絡等資源,借助成熟的海外服務體系“借船出海”。發揮我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等資源集聚區的聚合作用,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形成出海合力。
13.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各類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宣傳中小企業“揚帆遠航”行動的進展成效。及時挖掘并宣傳推廣各區(市)和優質服務機構在出海服務中的創新做法與典型案例,報工信部“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專項行動”專欄,擴大行動知曉度和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中小企業出海的良好氛圍,激發企業出海積極性。